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东传而进人中国的。在甘肃,从河西走廊的两端到陇东,石窟寺遍布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嘉峪关文殊山石窟、玉门吕马石窟、肃南马蹄寺石窟群、武威天梯山石窟、水靖炳灵寺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和木梯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庆阳北石窟寺、泾川南石窟和王母宫石窟等。甘肃石窟群不仅分布密集,而且代表着中国古代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它们是陇右古文化最辉煌的杰作。
世界艺术画廊——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处。开凿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经过(公元366-1368年)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西魏、北周和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不断开凿,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在漫长的岁月中,石窟尽管受到大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但至今保存尚好,内有各代洞窟492个,彩塑24 1 5尊,壁画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
莫高窟以其卓越的壁画艺术向今天的人们展示了公元4世纪到14世纪千余年间的社会历史图案。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壁画内容大致可分为佛或菩萨的尊像画、佛本生故事及佛本行故事、传统神话题材、各种变画、中国佛教史迹画、图案装饰画、供养人画像等七类,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敦煌彩塑同样是莫高窟洞窟艺术的主体,可分为浮雕、高浮雕、围雕乏种体裁,现存2400余身。敦煌彩塑艺术的发展,大致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包括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时代,是敦煌彩塑艺术的发展期,计有作品300多件。这些彩塑,内容比较简单,主体偶像采用圆塑手法,主要有释迦、弥勒、释迦与多宝佛并坐像、佛的说法像、佛的禅定像、佛的思维像等。中期包括隋唐两代,是彩蝮艺术的极盛期,隋代因时间短暂,塑像不多,但却有明显的过渡特点。从形式上看,佛和菩萨已走出壁画。晚期包括五代、宋、两夏、元四期,是敦煌彩塑的衰落期。五代塑像虽然依旧保持了唐代的格局,但造已缺乏内在的精神气质与活力敦煌的莫高窟彩塑像是莫高窟艺术的精华所聚,它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成就颇高,历史价值极大,故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世界艺木画廊”.
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
敦煌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壁圆和万卷文书闻名遐迩,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麦积山石窟则以其多姿多彩的雕塑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馆”.在天水市东南秦岭山脉西端,有一座被叠嶂的山峦环抱的奇峰,形似圆锥,尤如农家的麦垛,名叫麦积山。举世闻名的麦积山石窟便开凿在这座山峰的峭壁上。它开凿于公元384-417年的后秦时期,现存洞窟194个,历代泥塑、石雕造像7200余身,壁画1 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于世。有高浮塑、圆塑、壁塑等,大的同达15米左右,小的仅20公分,反映了各种艺术作品的特点、风格。泥塑虽说都是佛的造型,但都显示着浓厚的人世生活情趣。麦积山石窟以泥塑为主,但却有少量的石雕和壁画。麦积山石质极易风化,不宜精雕,适合泥塑和绘画。一千多年的历史证明,麦积山泥土塑像乎与坚石一样。那些数以千计,差不多与人身大小相同的圆塑和高浮雕,实是麦积山的珍品。所以。麦积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被誉为“东方雕朔艺术陈列馆”.
十万佛寺——炳灵寺
“炳灵寺”藏语意为十万佛寺。在黄河明珠一刘家峡水库上游,经水路或陆路进人大寺沟,便可见高达27米的唐代大佛。据史料考证,炳灵寺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现存洞窟1 83个,麦积山石窟以泥塑闻名于世,而炳灵寺以石雕体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在高峡平湖水光山色的辉映下,千姿百态的石窟,矗立的姊妹峰与山峦、碧波融为一体。炳灵寺是陇右佛教石窟艺术链上重要的一环,其石窟艺术具有自己的特色,北魏塑像风格独特,唐代雕塑精美。
陇东“姊妹窟”
在陇东泾河流域的陇右文化和三秦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带,最有代表性的石窟是庆阳北石窟和泾川南石窟。北石窟寺是陇东石窟群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艺术宝库,现存窟龛295个,造像2126身。它的窟龛总数超过炳灵寺、麦积山,仅次于敦煌莫高窟。北石窟寺创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 .北魏宣武帝宠臣奚康生在镇压刘慧汪造反之后信佛,其主持开凿北石窟寺,似以此赎其杀戮之罪和安抚民心。北石寺以其精美的石雕艺术取开凿的形式取胜,在右窟开凿的形式上采用陇东窑洞的修造方法,突破了传统造窟法,其唐代造像达到了石窟艺术的高峰。奚康生在创建北石窟寺的第二年,又在泾川城东南7.5公里处修造了南石窟寺,两寺风格相似,相距仅45公里,遥相呼应,人称“姊妹窟” .南石窟寺坐北面南,开凿于距地面高约5米的黄砂岩上。因岩质疏松,洞窟风化得所剩无几,幸存者仅有一北魏窟及唐窟和一些小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