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一
1860年帝国主义轰开北方门>之后,尽管甘肃地处内陆,封建 势力大,交通很不方便,但摄影还是通过各种途径被引进兰州。
1872年,陕甘总督左宗棠把早先在西安创办的机器制造局迁至兰州南关,改名为兰州机器局,制造兵器火炮,随搬迁机器而来的机械图片,就是通常说的湿版法摄影术最早在甘肃的出现。1 874至1875年,俄国科学、商业考察队进入我西北、华北等地,考察队摄影师阿·爱.鲍扬斯基拍摄了大量考察队在甘肃的活动照片,公开发表的就超过100幅。这是外国摄影师最早进入甘肃运用摄影术拍摄甘肃地貌、山川及人民生活照片的活动。1875年兰州的私人商帮从天津把摄影术引进兰州,并开设了第一家照相馆。兰州回族学者马世焘(字鲁平)与友人下象棋的照片就是这一时期拍摄的。此后,基督教传人甘肃,内地会的监 督安献今到甘肃后结识了当时的督军张广建,被聘为督府顾问,安献今带有一架新式摄影机,能够拍摄更为广泛的活动内容。当时,甘肃还未禁绝鸦片罂粟花的种植,安献今把罂粟花摄人镜头,借口中英禁止鸦片条约,要挟将把甘肃种罂粟的实情向国际宣传。1924年后。甘肃省长兼督军陆洪涛迫于安献今的要挟,拿出现洋2万元以捐助办学的名义“购买”了几张罂粟花照片。
1928年,全省50多个县空前大旱,继而洪水、虫害、暴风接连成灾。当时军阀割据,战火又起,一时军粮、差徭浩繁,天灾兵祸相继, 灾民达到245万多人。到1929年,由于大旱引起的大饥荒,加之战乱波及二十多个县,各地群众逃荒避战,十室九空。国民党的省政府责令各地拍摄设粥厂救济灾民的照片。根据现存“民国十八年救济灾民”的照片,兰州地区二十多张,临夏、天水十多张,纪录了灾民们“天灾兵祸,村落焚毁;树皮草根,俱已食尽;人相争食,死亡枕藉”的实情。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的半壁河山遭到了日本法西斯的蹂躏。当时,沿海及华北、华东一些大城市的工商业陆续内迁,兰州人口骤增,商业空前繁荣,照相馆行业一度达到二十二家之多。早在/926年参加了国成立最早的业余摄影团体——北京光社的程知耻,来到兰州后积极参与摄影活动,揭开了甘肃艺术摄影的帷幕。这一时期落户于兰州的知识分子中,有的是摄影爱好者。他们掌握摄影技术不是为了开照相馆做生意,而是为了“摄之以登于报,传众同观”。是为了“中国摄影的色彩,发扬中国艺术的特点”。他们遵循“革新文化、抗日救亡”的宗旨,联络与团结兰州及各地摄影爱好者,传播信息,交流技艺,摄影活动空前活跃。1948年3月,程知耻先生与管照微、张伯明、功君左等人发起,联络朱祖鳌、孙浮生、赵荣声等组织成立了西北摄影学会,并邀请美国波士顿大学光学专家、中国积石山勘探团员瓦斯堡·罗斯对航空摄影、摄影镜头等专题向八十多名会员作讲演。西北摄影学会名义上是指西北,实际活动在兰州。西北摄影学会成立后,先后组织会员到塔尔寺、玉门油矿、洮河流域、兰州四郊进行摄影创作,并多次举办摄影艺术展览。
我国的无产阶级摄影事业开创于“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很重视摄影图片的宣传作用。1934年11月。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华池县南梁荔园堡召开,选举产生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即南梁政府, —张苏维埃政府的工作照片,留下了我省红区革命工作的珍贵资料。1935年7月至/936年4月,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在甘肃采访期间拍摄了大量照片,其中《嘉陵江上之铁索桥》、《洮河上游河中之孤岛》、 《拉卜楞寺全景》, 《祁连山中的藏族妇女》、《黄河大峡峡势之一斑》等等。范长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到陇南、甘南、临夏、河西、陇东及定西、平凉拍摄了大量照片,并及时在报纸上向全国进行宣传,它不仅扩大了对甘肃的认识,而且对甘肃的摄影也有推动作用。
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长征途中到达甘肃。红一军团干部苏静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是拍摄了《红军第一军团1936年在宫河镇举行五一运动会》、《红四方面军军直全体指战员1937年在甘肃屯子镇》、 《红军一军团政治部战士剧社舞蹈队于1937年在甘肃宁县王家禄演出之红军抢渡黄河舞》等等。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后,陕甘宁边区的摄影工作呈现出新景象,先后举办三期摄影训练班,为陕甘宁边区培养了一批摄影工作者。抗日战争胜利后,吴印咸、徐肖冰、吴立本、钱筱章等因工作需要离开陕甘宁边区,程铁任陕甘宁边区联防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摄影队长,负责陕甘宁边区的摄影工作。
1946年6月,解放战争开始,陕甘宁边区的摄影工作者选取的摄影题材自然以战争为主。1948年,瓦子街战役一举歼灭国民党军队数万人,改变了解放战争中西北战场的形势。西北野战军摄影队的摄影下作者和部队战士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不畏艰苦,不避危险拍摄了解放军战士忠于人民革命事业、为人民求解放的英雄雄形象。在宜川大战中拍摄的歼敌获胜的伟大胜利场面,曾得到彭德怀的赞扬。
1949年春,西北野战军改称第野战军,华北十八、十九两兵团奉命改隶一野建制,参加解放大西北的战役。这两个兵团的摄影人员流萤、袁岭、安康、杜海振、袁汝逊、郝建国、孟庆彪、冯大杰、弓玉学等随军西进,增强了第野战军的摄影力量。“挺进大西北,拍摄好照片”是当时随军摄影工作者的口号。解放兰州是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部署。在兰州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广大指战员斗志昂扬,一举歼灭了西北地区敌军中战斗力很强的马步芳主力,彻底摧毁了马家父子的封建统治。/949年8月26日,一举解放了西北军事要地兰州,宣告了西北战场战略决战的最后胜利,为我军解放整个大西北奠定了基础。兰州解放后,第一野战军各部队举办了摄影图片展览,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宣传人民的伟大胜利。为了使摄影宣传更具广泛性,一野政治部于/949年8月1日创刊了《人民军队画报》,刊登解放大西北的照片和连环画。到1950年10月,共刊出19期,宣传报道了第一野战军挺进大西北,解放平凉、天水、兰州、西宁、银川及进军新疆的胜利进程。1954年,还编辑出版了《解放大西北三年战绩》画册,在摄影史上留下了人民解放军辉煌的一页。
二
改革的春风使摄影事业生机盎然,开放的浪潮给摄影创作带来活力。中国摄影家协会甘肃分会在省文联党组的领导下,发展组织,壮大队伍。到1 997年底,已形成了上至州委书记、下到普通工人和农民,从年过花甲的老人到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儿童的一支摄影队伍。现有的400多名会员中,回、藏、蒙、满、撒拉、朝鲜等少数民族的会员就有30多名。而在1956年中国摄影学会成立后的30年中,我省只有1名会员。改革开放的20年中,推荐并经中国摄协审查批准的全国会员已增加到60多名。改革开放的20年中,由甘肃分会主办的全省大型综合性影展16次,其中庆祝建国35周年和40周年的摄影艺术展览,得到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由甘肃分会主持、“摄影十佳评选活动”组织者发起的评选摄影十佳活动,在全国属于首创。
在新时期的20年中,全省少年儿童摄影活动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为了丰富少年儿童课外活动,培养孩子们从小爱科学、爱艺术的兴趣,兰州市少年宫自1980年建立少年儿童摄影学习班起,坚持十多年不松劲。他们利用课余和假日时间,每周学习2至3次,十多年中共培养7岁至14岁的少年儿童摄影爱好者48 1名,经高考进入大学摄影专科的4名,进人新闻系的13名。学生的摄影作品在全国、省、市少年儿童摄影比赛及展览中,获国家级特等奖1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46个,,三等奖87个,鼓励奖1 1 8个,优秀作品奖35个,最佳作品奖2个,入选作品1 53幅。另外,还有30幅作品作为文化交流由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选送出国展览。1988年全国第三届少年儿童摄影比赛在兰州进行,中国摄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吕厚民及一批著名摄影家云集金城,既评选作品,又进行辅导,对我省少年儿童的摄影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1989年IO月,在首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上,中国摄协向从事摄影艺术作三十年以上的844位老摄影家颁发了荣誉荣誉证书和证章,其中,甘肃的摄影家有16位,他们是:万洪海、毛地、司马、李生才、李绍云、芦茂、杜者、吴自宽、陈之涛、郑铁林、赵清华、黄对岱、敏钟杰、韩三当、韩正杰、窦实。
90年代.一大批青年摄影工作者组成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和兰州市现代摄影学会,动员全体会员出作品.出人才,出经验。还有甘肃省新闻摄影学会和省青年摄影协会的广大会员下农村,到工矿,进深ili,去草原,深入生活搞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1 994年在兰州举办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同时开展的摄影艺术展览可谓异彩纷呈,风格多样,内涵丰富多彩,如马中原的《大地秋诗》、王金的《雄关初照》、刘建华的《金城夜》、吴均的《麦积秋色》、汪旭的《都市变奏曲》、竺灵的《大漠乐章》、孟华的《九曲黄河第一湾》、康明生的《石门烟云》、高颐的《河宫皇后》、路德堂的《万象洞奇观》、德江的《银河灯火》等等,以豪情满怀写真甘肃神奇旖旎的山川风光,展现了黄土高原豪放的西部性格,在反映的深度上,形象的捕捉上,技术的处理上都是上乘的。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摄影工作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的最基本的目标。90年代以来,甘肃的摄工作者创作出了许多振奋人们精神、鼓舞群众斗志、凝聚民族力量、激发社会活力的作品。、如马丰春的《经纬织锦绣》、王胜利的《梦之舞》、王元的《东乡女画家——白淑贞》、王琦的《奔向九天》、李克胜的《开拓》、李志民的《裕固J真真庄》、张广志的《钢花》、张玉林的《欢庆》、邵如林的《镍都开拓者》、郑屹的《力敌千钧》、侯德江的《沸腾的麦场》、秦铁飞的《送去红霞满人间》、秦文亮的《塬上人家》、常国宣的《今日僻乡》、傅江宁的《蓝天风采》、曾兴仁的《鼓乐升平》等等.这些作品,讴歌了改革开放,讴歌了甘肃在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取得的阶段性巨大成就。讴歌了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讴歌了各民族投身于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风貌。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中国摄影家协会甘肃分会正式成立至/999年,全省、地、州、市、县举办的摄影艺术展览、专业性摄影展览、单位联办的摄影展览、个展及个人联展就有640多次,其中省、地级影展和专业性大型摄影作品展览就有210多次。这些摄影展览中作品之多和质量之高,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艺术形式、艺术风格的多样化,都是全省前数十年无法比拟的。其中甘肃省庆祝建国三十年、三十五年和四十年三次大型摄影艺术展览,呈现出了一个百花齐放、纷繁多彩的摄影艺术天地,为摄影事业开创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了贡献。河西五地市的联展,把丝绸之路和草原绮影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奉献给各族人民,既增进了河西五地市摄影工作者的感情,又扩大了与海峡两岸及港澳影友的交往。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摄影工作者数次举办民族风情摄影展,向人们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各族人民进特区、人川藏开拓市场经济的步伐以及当地各族人民生活的变化。他们敞开大门,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同行,还开始与一些伊斯兰国家的摄影爱好者交往。白银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影展交流,扩大了两市摄影工作者的交往,更促进了摄影创作活动。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金昌、甘南、天水、平凉、定西、庆阳等地州市文联及影协,多年来每逢全国影展、全省影展之前,都组织摄影工作者进矿山、人油田、涉戈壁、下农村,为国展和省展提供大量的摄影作品,并在他们举办的影展中选出最好的作品支持国展和省展,表现了无私的精神和全国一盘棋的高尚风格。就是条件较差、经费更为困难的陇南地区文联及影协,每逢国展及省展之际,仍是满腔热情地组织力量进行创作,把陇南山区的水秀山清传递到北京,把白龙江畔的鸟语花香送到金城。
1996年到1999年,甘肃摄影界走出去、请进来,先后组织摄影工作者上黄山、下四川、赴西藏、奔天山进行摄影创作,还和北京的《大众摄影》、《摄影世界》、《中国摄影报》以及山西的《人民摄影》报等全国有影响的报社、杂志社在兰州、白银、嘉峪关等地举办六次摄友联谊会,请来北京、上海、哈尔滨、沈阳、广东、福建、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市摄影家,进行摄影作品评选,举办内部观摩影展,交流创作经验。还邀请名家举办讲座和幻灯演示.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的技术和技巧,大大促进了甘肃摄影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