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石窟寺240号窟:240号窟是北石窟寺北周时期的代表洞窟。其三佛造像和菩萨的风姿,既继承了北魏以来秀骨清象的余韵,又是隋唐丰满富丽风格的先声,是北石窟寺佛教艺术从北魏向隋唐过渡转折阶段的造型风貌。
石窟寺唐代窟龛:唐代是北石窟寺佛教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现存大小窟龛196个,其222、263、32窟石雕造像,细腻精美,生动逼真。佛像面形丰满,方圆适中,神情庄重,体态健壮。菩萨云髻高耸,体形俊秀,身躯多作三道弯,婀娜多姿,富有曲线;衣裙轻纱透体,有飘然欲动之感。雕刻刀法娴熟,线条流畅多变,造型极富情感。
北石窟寺的造像题材极其丰富,规模宏大壮观,民族特色鲜明,在中国古代石窟寺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千姿百态的石雕艺术代表了甘肃陇东地区汉唐文化的精华,也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晶,充分反映了陇东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宝库,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极好的实物教材。
北石窟寺自重新保护以来,得到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及全社会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及时成立保护研究所,勘察测绘,拍照记录,抢险支顶,管护修,使之得以有效保护。现北石窟寺距庆阳市25公里已是宽畅的柏油马路,文物点有典雅的大门,机砖砌筑的围墙,有停车场和游客接待室,水电正常,通信设施齐全,并有专职接待导游人员。1999年经甘肃省文物局批准正式对国内外开放。经庆阳市物价局批准,普通参观门票为每人/张10元。近年平均年接待中外游客7000多人次,其中外宾约100人次,年门票收入4万元左右。在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下,北石窟寺已被国家文物局立项,进行全面加固维修,整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所职工勤奋努力,与时俱进,苦练内功,外树形象,依法保护文物,规范工作程序,热情对外服务,使这一国家珍贵文物重新焕发昔日的光彩。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