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柳枝编织生活的希望 2

时间:2011-12-28 00:36来源:新华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削好备用的柳片,有宽有窄。

    原料主要是柳枝和刺槐。一根柳枝要分成4根柳条,然后削去表皮,将剩余的部分削成薄片。多吉老人最常用的工具是一把特制的镰刀,藏语叫“丝知”,它的外形非常奇特:一端有木把,另一端有一个弯钩。这个弯钩有什么作用呢?

    多吉老人在右腿膝盖上方绑上皮质套脚,右手握着镰刀把,左脚大拇指插入特制镰刀的弯钩中,让镰刀刚好位于套脚上方;然后用左手握着劈开的柳条放在镰刀和套脚之间,轻轻拉动柳条,这样,柳条就被一点一点削成薄薄的柳片。

    粗细不同的柳枝被削成宽窄不同的柳片,这些柳片各有各的用途。宽而厚的柳片用于编制骨架或者边缘;窄而薄的柳片主要是用于编制筛子或簸箕的底部等。刺槐由于韧性大不易折断,一般用于编制器具的边缘等受力部位。用不完的柳条和柳片可以晒干、储存起来备用,用的时候需要用水浸泡。

    原料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编织过程。多吉老人的头发花白而蓬乱,苍老的手上满是青筋和皱褶。他用右脚按住铺在地上的柳片,双手用柳片灵巧地编织。手脚并用的姿势和全神贯注的神态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这位老人几十年的岁月似乎都凝聚在这一刻,凝重而轻盈。


 

多吉老人手脚并用地进行编织。

    老伴儿又递上一杯青稞酒,多吉接过来喝了一大口,抹抹花白的胡子,慢悠悠地讲起自己的编织生涯。多吉今年75岁,从13岁就开始学习柳编技艺。柳编是他们家的祖传手艺,是父亲手把手把他教会的。生活的艰辛磨练了多吉,他不仅刻苦学习柳编技艺,还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从容和乐观。多吉虽然沉默寡言,但却乐于助人,他教会了很多村里的年轻人学习柳编技艺。现在他年纪大了,已经很少亲自动手编织,如今他的徒弟们除了编织传统的筐子、筛子和簸箕等产品外,还会编织一些工艺品。

    我们对这些柳编工艺品很感兴趣,多吉老人说,他的徒弟普布正在编织一批别人定做的产品,于是我们请老人带我们去普布家看看。从多吉家到普布家有一里多路,我们走在田间小路上,高大的杨树和柳树挡住了烈日,带来阵阵凉意。路边有人家正在修建新房,干活的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喊着号子,这样的场面令人心情愉快。


 

柳编产品。

    普布家的院子里堆满了干柳枝,他正坐在地上忙碌,见到多吉之后他赶紧起身相迎。普布一边让家人给多吉老人倒青稞酒,一边介绍这些工艺品。其实也是一些筐子、筛子之类的东西,只是更小,主要是用于装饰、摆设。例如一种按客人要求制作的筐子,是将两个小筐连成一体,可以摆在桌子上,装一些糖果、点心之类的小东西。小筐的边缘用牛皮绳捆绑,非常结实。这些工艺品小巧精致、朴实美观,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多吉老人从普布手中接过这些工艺品,仔细端详。以前,多吉编织的都是村民需要的生活用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柳编产品有了新的变化,从生活用品到工艺品,色麦村的柳编产品将走进更多的家庭。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可爱的中国”之苗族:小小竹编编织脱贫致富梦
  • 藏语言系属
  • 传统藏式的笔墨用具
  • 藏文的创制和发展
  • 藏语基本特点
  • 临潭齐家文化遗址考古发现两座墓共用一个坟茔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