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的梦境古城——独克宗 3

时间:2011-12-27 23:21来源:西藏人文地理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阿爸说他的阿爸就是有名的马锅头,家里的储藏室里,挂着当年前辈出门在路上用的酒口袋、糌粑口袋。独克宗昔日的旧马帮已经不在了,但那段马帮历史却更加让人着迷。

  阿爸最喜欢聊的就是马帮的故事。独克宗是茶马古道重镇,在茶马互市的年代,赶马人都是清一色的藏族小伙子,最好的马脚子来自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西藏芒康,另一个地方就是云南的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在当年也是商贾云集,马帮汇聚的地方。在独克宗古城里的一些上百年的老屋子里,发现了记录在中柱和房梁上的数字,据藏学研究者说那些都是早年的马帮留下的货物数量的记载。

  阿爸家的储藏室里,还挂着当年前辈出门在路上用的酒口袋、糌粑口袋,都是皮子做的,表面的毛都磨没了,因为很多年不用,已经僵硬。阿爸说,赶马人一旦出了门就算把命交给大山了,只能求神明保佑一路平安,因为那些路,实在是危险,经常有出门的人回不来的。

  历史上,马帮一直是中甸(今天的香格里拉)当地及通往外界的运输主力,村村寨寨都有马帮。赶马的人被称为马脚子,马帮负责人被叫作马锅头。马帮规矩严格,有专人负责敲铜锣,以锣声长短缓急和声数为号令,以统一行动。领头的骡子叫头骡,脖子上挂有大铃,二骡挂有串铃。长途运输时,马帮常联合行动,三四百匹马队,穿行在山间蜿蜒曲折的驿道上,场面非常壮观。

  据资料记载,在清乾隆年间,迪庆商业十分繁荣,每年进出货物不下6万公斤,仅进入香格里拉和康区的普洱茶就有3000引。马脚子进藏一趟,只要能安全回家的便可得到约8两银子的收入。清末到民国初年,中甸马帮已经发展成为云南最大的20家马帮之一,每年入藏货物有七八千驮。抗日战争时期,每年仅茶叶就有200吨运往西藏,需使用三四千匹骡马。噶丹松赞林寺驮马最多时有数千匹,大户人家多则二三百匹,少则30匹左右。

  中甸马帮路线行程较远的有10条,分别到达普洱、昆明、巴塘、昌都、拉萨、印度、贡山、理塘、新德里等地。马帮将大量的茶、松松(银币)、火腿、红糖等物资销往西藏和印度,又由印度购回咔叽布、黄十字香烟、靛青颜料、盐井沙盐等在本地销售或运往丽江、大理、昆明,藏区及迪庆的土特山货、药材和矿产等也得以被运往思茅、孟海和昆明等地。

  阿爸后来也走过几趟马帮路,不是全程,只是其中的一些段落,目的是为了给一些科学考察团以及人类学研究者作向导。阿爸说,在修公路前,原来公路的位置,全部是原始森林,稍不留神就迷路了。现在马帮都退休了,去个拉萨,飞机一会儿就到。运送物资不再犯愁,公路铁路都很方便。只是在偏远的山乡里,还是需要用驮马驮运一些米粮、日常用品,但也只是从山下的商店驮回家,无须长途跋涉。那些马帮的老物件和老故事都要去博物馆里才能看个究竟了.....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可爱的中国”之苗族:小小竹编编织脱贫致富梦
  • “可爱的中国”之柯尔克孜族:这里的人们和猎鹰有个约定
  • 瞰中国|低调的宁夏 美了四季
  • 好森沟:红褐色的怪峰
  • 阿尔山天池:让心静谧的地方
  •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西偏南的赛宗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