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莲花山清应寺农历五月十三庙会考录(2)

时间:2011-12-27 20:56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雒焕素 点击: 载入中...

  今天,莲花山腰的药王宫已寻觅无踪,但宫前的药王泉仍从石罅中款款流出,叮咚作响,汇集成一个水潭。潭水清澈见底,据说用之煮茶,清香无比。古人有诗曰;“药泉汲水供茶社,松石点苍入画图。”当地人认为,药王泉水可以避邪祛病,延年益寿,喝了之后,一年内万事如意,百病不生。因而,但凡游莲花山的武威人必来此畅饮,并想方设法带回家中,视为“神水”,供家人品评。

  莲花山的看点还不仅在此,莲花山下还有块兽文石,青质白文,上有虎、狼、鹿、马、牛、羊诸形,故名兽文石。当地人又称之为玄石或瑞石。据说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导致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而唯有凉州生活安定,其原因是由于凉州地区“祥瑞四起,”兽文石出现(《晋书·张轨传》有记载)。自此,兽文石作为古羌族的图腾之一,历经岁月的洗礼,吸收日月精华,向世人展示着鬼斧神工的魅力。来莲花山的人,顺便瞄一眼兽文石,摸一把兽文石,也算是阅读了莲花山的过去,感受了凉州的沧桑文化。

  “走,朝莲花山去!”

  武威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农历五月十三朝莲花山的习俗?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有人说是从汉朝就开始了,也有人说是在唐宋时就有此风俗。今天的老武威人诠释:农历五月十三朝莲花山,已经成为武威的一种旧俗。即每年阴历五月端午节过后,天气和暖,农事闲暇。尤其到了五月十三日这天,莲花山清应寺又有盛大庙会。于是,十里八乡的农民和城中市民纷至沓来,有拜佛烧香的、求子还愿的、玩耍游览的、打点生意的……总之,尽管莲花山的山不再青翠,人们朝莲花山的一颗心却是诚挚的;尽管莲花山的寺院阁楼已不多,人们朝莲花山时却是抱着一颗向望文化的纯朴心情。

  看守寺院的释师傅和住在附近农民张元说:“物阜民殷岁月秋,武威大邑古凉州”。凉州自汉代屯垦开发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农业发展史。如今的武威城(农业城市),不仅农作物品种十分丰富,而且这里的民风非常淳朴,人们的朝拜祈福中,大多表达风调雨顺、家庭和睦的美好心愿,每年的五月十三这天,莲花山上、山下人潮涌动,有时多达五、六万人,远远望去,山上山下到处都是蚂蚁一般蠕蠕而动的人头,盛况空前。

  也许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中国的名山有峨嵋山、五台山、普陀山,泰山、衡山、华山等,但在武威人的心目中,偏居西凉一隅,海拔2907.2米的莲花山,却是佛道二教的胜地,承继了我国名山大刹的风格,山上许多景点名称亦与大名鼎鼎的泰山一致,其格局也颇为相似。而且,莲花山下有一牌坊,格局与“下天祝(竺)”同,名曰“上天祝(竺)”,每年五月十三,莲花山举行朝山会,这是人们必走的道路,所以这条道被称为“圣道”。每逢朝圣之日,一步一个脚印,一颗又一颗虔诚祈福的心,重重叠叠洒落在圣道上。莲花山,承载的不仅是朴素的民生夙愿,还有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片热忱。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武威凉州南城门广场消夏图
  • 武威文庙
  • 武威凉州一处工地挖出千年古井
  • 雪域有三宝:雪莲、虫草、藏红花
  • 甘肃武威出土一批东汉时期精美木器
  • 甘肃武威市出土“马踏飞燕”陶奔马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