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线路遗产:漫漫遗产路,悠悠复古情
所谓文化线路遗产,是近年来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被认为是拓展文化遗产规模和复杂性趋势新的发展成果,具有多维度的文化内涵,往往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遗产体系或者线性文化遗产。近年来,国内关于这一新品类文化遗产的认定主要集中在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京杭大运河等知名度较高的文化线路。实际上,因地域(地区)差异和文化遗产的特色而言,文化线路遗产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其规模有大有小而已。
对于公众而言,贯穿甘肃东西的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耳熟能详的。2007年,随着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线路遗产的全面保护与开发利用拉开了序幕。目前甘肃已有11处文物保护单位进入了申遗备选名单。
至于茶马古道,公众恐怕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川滇群山中“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情景。实际上,虽然传统意义上的茶马古道主要分布在川、滇、藏三省区,但在甘、青、川、藏区亦有支线存在。茶马古道的形成与发展起源于茶马互市,茶马互市系以茶换马(以马换茶)之交易,始于晚唐,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繁荣兴盛于明清,逐步成为中原与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交流的最重要的渠道和最基本的内容。甘肃水草丰茂,自古畜牧业发达,以牧为生的各少数民族善养良马。牧区的少数民族善食肉,喜饮茶,食非茶不消,非茶不解。这些因素自然成为茶马互市的物质基础。茶马贸易是历代治藏的重要策略之一,明洪武五年(1372),在秦州、洮州、河州、兰州设茶马司。清初沿袭明制,在西宁、洮州、庄浪、河州、兰州设茶马司“以控诸番”。康熙时改革茶制,茶马互市逐渐演进为茶叶贸易,在茶叶贸易的带动下,其他商品贸易也随之兴旺发达起来。到民国时期,围绕茶马互市形成的贸易点和商路以及甘、青、川、藏区的民族贸易逐渐发展和繁荣起来,商路沿线特别是在今天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遗留下了诸如关堡、隘口、栈道等相关的历史文化遗迹。可以预见,茶马古道也将如同丝绸之路一样逐渐成为富有甘肃特色的文化线路遗产而得到广泛关注和保护。
文化景观遗产:天人合一的遗产
文化景观遗产是新品类文化遗产中的“小字辈”,但却是最具突破性和前瞻性的文化遗产类型之一,因为它的概念超越了传统认识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楚河汉界,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景观一词原指风景,在地理学中,景观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各种现象的综合体。所谓文化景观,学术界定义为:居住在其土地上的人的集团,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执掌叠加的自己所创造的景观。文化景观遗产的基本特征是:文化景观遗产是客观存在的人文现象的总特征,反映了人文现象与环境的特定关系;文化景观遗产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按自身喜好对自然环境加以改造,并不断对文化景观遗产有所发展或贡献;文化景观遗产直接反映一定的景观或文化内涵;文化创造了景观,反之,景观又巩固了文化。简而言之,从物质形态的角度考察,文化景观遗产既包括我们肉眼所能够欣赏到的文化遗产本体,如寺庙、石窟、宫殿等,也包括了该文化遗产周边的古树名木、传统民居、人文环境乃至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态等要素。从非物质形态的角度考察,文化景观遗产还包括因某一文化遗产的存在而形成的独特历史文化氛围,观众可以感受到这种氛围,但难以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且,这种氛围只有文化特征相同的人群才能感受到。例如,当人们走出莫高窟幽深的洞窟,重新沐浴在阳光下放眼四周的大漠黄沙,自然会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明的沧桑;当人们站在嘉峪关关城之上举目远眺,自然会产生“金戈铁马今何在,一股豪气油然生”的情思;当人们在蒙蒙细雨中游览麦积山石窟时,江南山水般的灵秀又会使人能够亲身体验“麦积烟雨”的意境,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这一刻水乳交融;当人们纵舟刘家峡饱览美景之时,可曾想到,炳灵石窟、高峡平湖和电厂大坝的结合也是别样的文化景观。
追根溯源,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这就是文化景观遗产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