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梓口是否曾有桥存在过

时间:2011-12-27 17:38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桥梓口,算是西安一个比较有名的地名,不仅许多老西安对它很熟悉,很多年轻人也都知道这条与西大街相连的南北纵街。虽然以“桥”为名,不过,今天的桥梓口并没有桥的痕迹,难道这里曾经真的有桥存在吗?

  过去有两个桥梓口

  老西安所说的桥梓口,其实分为两段,位于西大街北的部分称为北桥梓口,在西大街南的部分是南桥梓口。清末民初,北桥梓口改名为大麦市,人们便将南桥梓口称为桥梓口了。1966年,桥梓口曾改名为前卫路南段,1972年又恢复了原名。

  记者了解到,如今从含光门到西大街的这条南北纵街,共分为两段,从含光门到五星街的南半段的路牌是“甜水井”,五星街以北到西大街,则被标为“桥梓口”。这与老西安习惯称呼的桥梓口稍有不同。

  翻开光绪年间的《清西安府图》会发现,那时的北桥梓口,指的是如今大麦市的南半段,而南桥梓口则是北起西大街,南到梁家牌楼(夏家什字)的一段。1986年出版的《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中也记载,桥梓口是从西大街到梁家牌楼的一段仅有200米长的小街,而从梁家牌楼到五星街的一段,被称为“红光街”。红光街向南,才是甜水井。

  西安地名专家葛慧老先生告诉记者,在一般西安人的习惯里,桥梓口指的就是从梁家牌楼路口到西大街的一小段,从梁家牌楼到五星街的一段,在旧社会是土地庙十字的一部分,大家一直习惯上也称为“含光里”,文革时改名为“红光街”。《类编长安志》《咸宁县志》记载,元明清时,也称这里为水池街、水池坊。

  莲湖区桥梓口社区综治办副主任王理胜告诉记者,红光街后来还曾名“含光街”,但是由于和含光路容易混淆,这个名字不常被提起,现在,红光街、桥梓口的名字都使用着。

  桥梓口有没有桥?

  在隋唐时,桥梓口是长安城皇城内含光门街的一段。葛慧说:“隋唐时,含光门街是皇城西部的南北大街,因通过隋唐皇城墙含光门,而得名含光门街。现在的甜水井、桥梓口、大麦市街和洒金桥,均属于含光门街的范畴。从今天的甜水井街向北至桥梓口、大麦市街、洒金桥,住满了外国使节及其家属,唐以后他们大都成了当地居民。元代含光门已封闭,那时仍称此街为含光街。”

  桥梓口为何要以“桥”为名?今天的桥梓口并没有桥的痕迹。很长时间以来,有关桥梓口名称的来历,老西安中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桥梓口的得名与明清时流经这里的通济渠有关;另一种说法则是,明末移建钟楼时,从此处修建一座木桥,以方便向钟楼上运输建材。

  祖辈居住在北桥梓口(大麦市)、洒金桥一带的杨老先生告诉记者,他还记得,在他小时候,桥梓口、洒金桥的街道旁,有一条水沟。“水沟挺宽,沿着街道东侧修建”,73岁的杨老先生说:“解放前,流经桥梓口的这条水沟上,确实有桥。不过,那时水沟上的桥,也就是一座木板,有时没有木板,就用一截木桩搭在上面。”在杨老先生看来,桥梓口的得名,是源于这条水沟以及上面所搭建的木板桥。

  杨老人指着眼前的街道说:“这条水沟,顺着北桥梓口、洒金桥向北流,经过各家各户的门前,一直流到北边的涝池里。北边有两个涝池,一个大涝池,一个小涝池,在现在劳武巷附近。这一带的地形,是南边高,北边低。如果稍微留意,就能发现,桥梓口和西大街十字地势较高,而顺着北桥梓口(大麦市)一路走来,到洒金桥,地势就越来越低了。”

  不过,杨老人所描述的这条水沟,似乎并不是明清时期给西安城供水的通济渠。他告诉记者,桥梓口街道上的这条水沟,一直是用来排水的,水很脏,遇到下雨时才会有水,平时则基本是干涸的。

  陕师大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史红帅副研究员告诉记者,古时候,水渠、水道的功能,也是不断变化的,给居民供水的水渠,有可能在废弃后成为下水渠,根据文献记载,通济渠的干渠从西门进入城区后,沿着西大街向东流,在广济街向北,流入莲花池,虽然现在还没有找到通济渠支渠流过桥梓口、洒金桥的相关记载,不过,通济渠的支渠是遍布城区内的,流过桥梓口也是很有可能的。

  有关桥梓口名称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北桥梓口的老住户丁旭告诉记者,儿时,他曾听大人说起过桥梓口地名的来历,他说:“明末,把钟楼从北广济街口移建到现在的位置。那时没有机械,由于钟楼比较高,一些重型的建材、特别是大木头,无法搬运上去,所以便修建了一个土坡,用来运输建材,土坡的最高处,连着钟楼的最高处。由于建材都是从西门运进来的,所以就沿西大街修建了土坡,土坡的开始点,就在桥梓口,坡似桥,所以这里被称作桥梓口。”

  名称由来和通济渠有关

  对于桥梓口名称的来历,葛慧先生认为,因移建钟楼而修桥(坡)的说法粗听有些道理,却经不起细细考究,他说,在古时,从桥梓口到钟楼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用不着修建那么长的坡或者桥。葛慧认为,桥梓口名称的来历,应该与明清时期流经这里的通济渠有关。”

  史红帅也认同这一观点:“为了修建钟楼而建造长坡(桥)的说法,应该只是民间的一种传说。有关桥梓口名称的来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不过,与通济渠有关的说法,还是比较合理的。”

  清《长安县志》载,明成化年间,为了解决西安城内的用水问题,引潏河水入城,开凿通济渠。葛慧说,通济渠从西安城的西门城墙进入城内,流经龙渠湾、白鹭湾、菜坑岸,然后沿西大街南沿向东引水,通济渠水一支流向钟楼、东大街还有一支向北流入莲花池。

  葛慧说:“根据记载,通济渠在西大街是暗渠,修在地下,渠上以石板、木板等遮盖,每隔十家,便留一井口供居民取水。渠通过西大街与古含光门街相交十字时,在路面上架一座桥,桥梓口之名由此而来。由于流经桥梓口的是暗渠,所以,桥指的应该就是搭在暗渠上的木板、石板。我小时候,见到过西大街和桥梓口的水渠,渠水清澈。前几年,西大街改造时,曾在路面下发现了石砌的渠道,就是通济渠的遗迹。由于西大街的拓宽,以前从西大街南侧流过的通济渠,现在遗址应该位于西大街中间的绿化带。”

  既然桥梓口曾经有渠、有桥,那“梓”又是从何而来?史红帅告诉记者,清代官员们上呈的奏折中,一般都把“桥梓口”写成是“桥子口”,官员的奏折,应该是很正式的官方的说法,至于“梓”的来历,现在还难以定论。

  葛慧认为,桥、梓为两种高、矮不同的树木(桥树高大,梓树低矮)。桥即“乔”,指父道;梓者,即指子道。儒家认为父权不可侵犯,似桥;儿子应卑躬屈节,似梓,所以后世称父子为“乔梓”(桥梓)。桥梓口初名“桥子口”,后来,为了更加文雅,便改为了桥梓口。

  街边四合院的门楼很好看

  杨老先生为我们描绘出解放前桥梓口的面貌:“过去,桥梓口一带并不很繁华,西大街上还有些店铺,南、北桥梓口,则以住家户为多了。不过,我小时候北桥梓口有几家餐饮店,著名的有天锡楼,慈禧逃到西安时,还曾在那里吃过饭,还有车马店,据老辈讲,我们杨家就曾在清朝时开过车马店。南桥梓口没有北边这么热闹。”

  80岁的孙新元老人,儿时曾住在甜水井大街,在夏家什字上学的他,常常路过南桥梓口,他告诉记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桥梓口街道,路面非常狭窄,而且是由碎石子铺成的,每到下雨天,路面就会泥泞不堪,他还记得,小时候上学时,只要一遇到雨雪天气,就会在鞋子下再绑上一双木屐(土话称“泥屐”),否则就无法在路上行走。

  孙老人说:“我记得桥梓口街道的两边,基本上都是四合院。那个年代,稍微有些家底的人家,都是住四合院的。记得小时候从桥梓口过,看见街边一个个的门楼,有些还有雕花,很好看,每家的门都开在院子的偏侧,进门后对着一个照壁,旁边供着神像,走进院子后,首先看见两边的厦房,走过二门后,又是一个院子,两边是厦房,最后面才是正屋,老西安的房子,基本都是这个格局。除了四合院,桥梓口还有些矮平房。在我记忆里,这里没什么店铺,是比较安静的小街。”

  地理链接

  消失的甘露巷

  今天桥梓口北段西侧,曾有一条甘露巷。它东起桥梓口,西边不通。长120米,明洪武年间,巷内有观音楼,以普降甘露之意而得名。1966年改名前卫三巷,1972年恢复原名,在1986年出版的《陕西省西安市地名志》中,还收录了这条小巷,如今,这条小巷在桥梓口拓宽改造后消失。

  纳入桥梓口的含光街

  含光街又称红光街。在今桥梓口南段,南接甜水井街,北连原南桥梓口。居西安地名专家葛慧介绍,含光街属于唐皇城含光门街的一段,长208米,元代《类编长安志》和清代《咸宁县志》载:宋、元、明、清均称含光里,解放后寄信写含光里尚能收到,原为土地庙什字一部分,1966年改为红光街,1980年复名含光街。今天,据路牌标示,已属于桥梓口。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