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进士碑上李蕴芳“榜上有名”
提起文字狱,人们就会想起那句有名的惹祸诗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想来空前绝后,登峰造极。不仅砍掉了许多诗人文人的脑袋,还消灭了众多文人骚客的才情意志,甚至给后来的传统文化学者戴上了精神枷锁,导致中华民族一度时期人才凋零、文治废弛。
清朝时期,祸及武威知识阶层的“文字狱”恐怖事件,莫过于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李蕴芳诗案。近日,武威市文史专家李林山对清代狱档进行解密,揭开了乾隆年间武威文字狱风波——
1
武威籍大诗人李蕴芳
根据乾隆时期《军机处档》263卷载:乾隆下旨,以“李蕴芳实可恶”为罪名,在当年立秋日,斩首于北京菜市胡同口。陕甘总督刘统勋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五月,用了50多天时间,出动千名官吏,严查武威境内知识阶层300多人;凡民间藏有李蕴芳八股文章、诗歌、书札者,一律上缴。稍不就范者,轻者枷拿锁绑,重则上刑桎板。一时间,武威境内风声鹤唳,哭声遍野。
那么,这位武威籍诗人李蕴芳究竟惹下了什么样的大祸?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读书人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民国总统徐世昌。民国总统徐世昌是一个军阀,同时也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人。他在给袁世凯当国务卿的时候,为了笼络清末知识分子,在其门客、幕僚的协助下,将清代以来名家名篇汇编为《晚晴簃诗汇》,成为一部影响力经久不衰的清朝诗歌总集。在这部诗集中,就收录了李蕴芳的6首诗作。
这6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下来,也是沾了“文字狱”的光。作为“罪疑”的证据,被江西巡抚胡宝泉搜查出来,解送京师,上达乾隆阅处。李蕴芳33岁的人生经历中,创作时间长达18年,作品多达2000多首(篇),大部分定稿藏在武威老家。乾隆二十年四月,李蕴芳被枷锁入京,情急之间,贿通狱吏,写信给武威一位姓胡的同学,嘱咐他将家中所有诗稿、信札烧毁。清代武威籍杰出诗人李蕴芳呕心沥血创作的大量奇逸、劲崛的诗歌作品就这样永远消失了。
乾隆死后多年,李蕴芳的亲友偷偷搜集散佚在各地的诗歌作品,编为《醉雪庵遗草》,在武威民间私下传阅。清朝灭亡后,才公布于世。现有手抄本,收藏于甘肃省图书馆。而《醉雪庵遗草》中的诗歌作品,大多是李蕴芳早年练笔或应酬、赠答的艺术性不高的“次品”。1916年,武威著名文人、库车县长段永恩将《醉雪庵遗草》中部分相对优秀的作品筛选出来,同另一位嘉庆时期武威籍诗人郭楷的诗作合辑,刻版印刷,定名《姑臧李郭二家诗草》。
2
倍受“天下第一诗人”的器重
雍正元年(1723),李蕴芳出生于武威城区一书香之家。父亲虽是大商人,却是当时武威有名的史学家,民间称为“万宝全书”,同武威名士苏景、李万仓、王化南等有交往。
雍正、乾隆时期,武威文史考据学兴盛。苏景自中进士、授山西文水知县后,与上官不和,辞职归乡。恰郧阳总兵李万仓归老故里,两人遂交游。苏景长的五大三粗,李万仓则仙风道骨;苏景好言农事,李万仓则好谈文史。城里大户办喜丧事,苏、李二人必坐上席。席上,李万仓纵横文史典故,苏景沉默寡语。民间传有笑话:“苏文不文,李武不武。”李蕴芳的父亲和李万仓是本家,他虽然是商庄大掌柜,却喜订补佚史,武威秀才们都喜欢到李府请教学问,李父也好为人师,来者必悉心解答。可见,在那样的年代,连商人、武夫都饱读史书,武威“书城不夜”之誉见乎一端。
李蕴芳自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学教养,少年时期即以学识出众享誉城乡,15岁考中秀才。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开始了诗歌创作。乾隆七年(1742),江西人胡中藻出任陕西学政。八月,令陕西、甘肃二省秀才赴西安贡院进行“岁考”。李蕴芳和武威秀才们结伴来到了西安。
胡中藻是雍正、乾隆时期全国著名的大诗人,曾有“昌黎再生”的褒称,常以天下第一诗人自诩。他是清代著名的首辅内阁大学士鄂尔泰的得意门生,以内阁学士身份襄助鄂尔泰,属于实权新贵。胡中藻素来重文学,此科“岁考”就出题为《黄河赋》,要求秀才们文与史、今与古并重,写一篇赋体骈文。阅卷时,胡中藻看到李蕴芳的卷子,拍案叫奇,爱不释手。尤其是辞藻华美、骨格清越,实为一等佳作。只是另有陕西秀才曾国英在赋文的史学修养上略胜李蕴芳一筹,胡中藻思之再三,判取李蕴芳为第二名。李蕴芳一举成名,士子们羡称他是“西北第二秀才。”
李蕴芳儒雅倜傥,口齿伶俐,胡中藻在“岁考”结束面见李蕴芳时,深深喜欢上了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巧合的是,两人的诗歌美学观点一致,都以韩愈为诗尊,倡古文,营奇象,用硬韵,追求超迈、高远的艺术风格。这年秋,李蕴芳基本逗留在西安胡中藻寓所,跟胡中藻学习诗法。他归乡时,胡中藻给时任甘肃按察使鄂昌写了荐信,李蕴芳路过兰州,又与喜欢诗歌的鄂昌诗酒唱和,成了朋友。乾隆八年(1743)春,胡中藻特意到凉州府视学,来到武威亲自主持“府考”。
3
祸起“鄂张党争”
武威史料记载:胡中藻到武威后,发现武威的秀才们都以李蕴芳所写文章为范文,熟练背诵,因此,就选拔李蕴芳为乾隆八年凉州府“府试”的“优贡”。其实上,凉州府5县近400名秀才,经过严格考试,产生了两个“优贡”解额。第一名是杨鹏举,第二名是李蕴芳。按常规,凉州府“府考”,每隔几年只能产生一个“优贡”,必须是第一名。胡中藻破例取了两个“优贡”,无形中就占了其他州府的“解额”。但现在第一名成了杨鹏举,要想让李蕴芳当“优贡”,胡学政只能另增一个“解额”。从这个科考常识看,胡中藻为栽培李蕴芳的确是费了心。这件事使李蕴芳对胡中藻充满了感激之情,“引为知己”,从此,紧跟胡中藻入仕,不知不觉就卷进了“鄂张党争”的旋涡。
“鄂张党争”是怎么回事呢?“鄂”即满族首辅大臣鄂尔泰,字毅庵,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历年兼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他是雍正、乾隆年间满族官员的党首,门生如云,相互荐掖,权倾朝野。“张”即张廷玉,安徽桐城人,是大学士张英的儿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直南书房,后来也做到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这个人既有文采,又很机警。在雍正帝召见他时,问起当时各部、院大臣和他所属下的司员、胥吏的姓名、籍贯及中试的科目先后,他都能详细回答,毫无差错。张廷玉又善于窥测皇帝的意向,每办一件事都能迎合皇帝的意图,所以雍正对他言听计从。后来,鄂尔泰和张廷玉二人又同入军机处办事,每人手下都有一帮亲信的人,渐至“门下士互相推奉,渐至分朋引类,阴为角斗。”在朝臣中形成鄂、张两党,互相攻击。到了乾隆初年,“鄂张党争”已到水火不容的空前紧张状况。
李蕴芳被胡中藻带到北京,经鄂尔泰多方照顾,当上了满洲旗学的教习。满洲旗学是培养满洲贵族子弟的学校,他们要学习汉文化,朝廷特意从全国挑选优秀人才来担任教习,因此,李蕴芳的初仕职务,看似卑微,实际相当重要。事实上,他成了鄂氏家族联络满洲贵族的“眼线”。岂料好景不长,乾隆十年(1745),鄂尔泰忽然病逝了,享年66岁。鄂党领袖一死,张党顿时得势,鄂党遭到了残酷的迫害。
李蕴芳因落籍北京,乾隆九年到十五年期间,他参加了甲子、丁卯、庚午3场顺天府乡试,虽然每次考得都很好,但由于张党从中作梗,李蕴芳始终跨不进举人身份的门槛。乾隆十五年(1750),张党领袖张廷玉遭到乾隆帝贬斥后赋闲在家,张党走向没落。乾隆十七年(1752),李蕴芳终于迎来了自己科举的出头时日,这一年的春季,他参加顺天恩科乡试,中了举。到了秋天,参加会试,中了二甲第33名进士。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