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炉群掀开尘封的记忆

时间:2011-12-21 21:22来源:鑫报综合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含有铁成分的岩石被氧化

含有铁成分的岩石被氧化

黑土坡大炼钢铁炉群部分遗址。

黑土坡大炼钢铁炉群部分遗址。

靠近山坡下部的部分炉内有烧炼物

靠近山坡下部的部分炉内有烧炼物

据说当年此断壁口有泉水流出

据说当年此断壁口有泉水流出

初考为黑土坡大炼钢铁时的总指挥部

初考为黑土坡大炼钢铁时的总指挥部






    从景泰县城出发,沿东南方向一路行进至芦阳镇响水村,在一处名叫“黑土坡”的山坡上,星罗棋布的散落着上千座由石板或石块堆砌而成、造型或方或圆的大炼钢铁时的“土炉”。这些规模壮观、构造工整的炉群,用它有形的事实将人们仿佛又带入到半个世纪前的那一场举国上下都轰轰烈烈开展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当中……

    探坊黑土坡

    夏日的阳光炙烤在身上,汗液如稠,闷热难耐。荒芜的山道上,除了我们的车辆一路颠簸扬起尘土外,就鲜有其他人或车辆出现。

    这是位于景泰县城向东南方向约15公里的芦阳镇响水村境内。很难想象,就在这样一个平时人迹罕至的地方,曾在50多年前轰轰烈烈地书写了一段全民大炼钢铁的历史。

    山脊的蓝天随着浮云你跟我赶而明暗变换。环抱的山谷让谷底下这条崎岖的通道少了风的酣畅。车沿着谷底一路摸索一路前行,最后在一处山脚下停止。这里就是响水村的黑土坡。若不是景泰县文化馆馆长沈渭显的指点,左边那道道山坡上和岩石一般颜色星星点点的“石墩子”,很难让人注意到那就是大炼钢铁时所留下来的“土法炼铁炉”。从山下向上望去,满眼层层叠叠的“土炉”,犹如一座座微型碉堡,其分布面积之大,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

    普查入视野

    顾名思义,黑土坡应该是由黑土形成的山坡,但映入我们眼帘的,除了山脚下有一处黑色的疑似煤场遗址外,上坡上全是清一色的青褐色石块。

    “荒山秃岭的,怎么会选在这种地方大炼钢铁?水、电、煤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直接进入我们脑袋的第一个疑问。初次见到这么大规模的“石墩”群,其实也让从事了多年文物考古工作的景泰县文化馆馆长沈渭显吃了一惊。

    “我们是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路经这里才发现的。当时发现这些‘石墩’我们特别惊讶!这些‘石墩’究竟是做什么用的?是什么人、什么时候修建的?这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们文物普查队一行决定一定要上去探个究竟。”沈渭显说。

    炼铁炉遗址

    文物普查队上山发现,这山坡上的石墩果真不是普通的石墩,而是规模罕见的大炼钢铁土炉遗址。这些炼铁炉均由石块堆砌而成,均为泥土坐浆,或圆或方,长宽、大小不等,沿山脊相互夹杂排列,没有规律可循。

    经现场勘测,这些炉群分布在黑土坡的山梁、山腰、山脚、沟岔等处,大、小炉灶约上干座,最大的方形炉边长3~4米,高1.5米;最小的圆形炉直径1.2米,高1米,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其中靠西部山坡上的个别炉灶内仍残留有烧结的铁块,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已夹埋在灰烬之中。

    在炉群正对靠西的一处南北向的山脚下,还有一处用石块坐泥、依山围砌起来的疑似房屋遗址。“屋”内已是杂草丛生,靠南墙有一取暖土炉,靠东墙留有一人多宽的出口。站在出口处,对面山上炉群全貌及人的活动尽收眼底。文物普查队说,这有可能就是当年大炼钢铁时的总指挥部。

    历史的痕迹

    这是个炎热少雨的

    季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演变和自然侵蚀,黑土坡已变得更加荒芜、寂静、沉闷。偶尔有放羊人或者进山采石的汽车路过,抑或有一两枝叫不上名字的黄色小野花和从炉墟中探出的绿色丛枝,或多或少会给这大山带来些生机的感觉。

    为了近距离感受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所留下来的真实遗迹,我们决定从山脚下的一处峭壁断

    岩处攀坡而上,再探究竟。或许当年为了堆砌土炉,大量的人力聚集在此,撬挖岩石,致使这处峭壁以上的山坡岩石全部裸露。或许含有铁的成分,经过风雨的洗刷,这些裸露的岩石已变得发黄,犹如轻淡的铁锈。但从岩石的断层看出,这些边缘齐整的岩块,也给当年堆砌土炉创造了不少便利条件。在断壁的下方,是两人见宽、长约十余米的坡形岩沟,但沟内

    如今已堆满枯草。据说当年曾有泉水从此沟流出,但为何如今断流,一时成不解之谜。所有的这一切,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遥远。

    就地取材炼铁

    在岩沟的左侧,是一处平坦的土场,场上堆积着不少黑色的煤末和铁锈色的碎渣。虽经风雨侵蚀,但仍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当年大炼钢铁时的煤场,

    只是煤的品位不高。

    沈渭显说,根据相关资料和周边地质现状推测,这些砌炉用的原料~~~石块,炼铁用的燃料~~~煤,炼铁用的原料~~~铁,除了一部分来自家家户户的铁锅铁勺等铁质东西外,就取材于这山上的含铁量较高的石块,以及淬火的水都是就地取材。到现在我们还可以不时地看见黑土坡有许多黑乎乎的洞,这就是有周边村民在此挖洞掏煤呢。但这些洞并不深,说明煤层埋藏的很浅。采煤的规模并不大,这又说明这里的煤质并不好;有些岩石经氧化后产生黄色锈斑,说明这些岩石里含有铁的成分。这些都是当年选在这里建炉炼铁的主要原因;此外,山坡上上干座土炉遗址,也说明当时来这里炼铁的人很多,规模很大。

    “1958年,咱们国家曾掀起一场全民大炼钢铁热潮,土法上马,回收废旧金属,回炉冶炼,为此修建了许多简陋的土炉。但由于时间久远,地处偏僻,再加上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存的土炉遗址已经为数不多。像黑土坡这种规模的、保存这么完好的炼铁土炉更是为数不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罕见。”沈渭显说。

    岁月的沧桑

    沿着山坡徐徐而上,远的、近的,方的、圆的、随处可见的炼铁石炉,或

    在山梁,或处山腰,或伏山脚,一座一座从身旁、从眼际划过。但看得出来,这些大小不等的炉群却好似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样式显得那样规整、统一,任凭半个多世纪风雨冲刷侵蚀,仍然矗立在黑土坡不倒。

    仔细查看了这些炼钢炉后,沈渭显说,从现存的土炉遗址中可以看出,位于黑土坡山脚、山腰处的个别土炉炉灶内仍残留有烧结的铁块,说明有过生火冶炼的痕迹,可能是在垒砌好后点火实验了一下,而山坡高处的土炉则好像未曾点火使用过。

    黑土坡上空的天空清纯而多变,忽而乌云压顶,昏暗一片;忽而云开日明,阳光普照。唯一不变的,是这山头清爽而有力的山风。耳畔风声呼呼,气喘嘘嘘地站在山顶被风雨冲刷得一尘不染的炉沿上,俯视脚下那一座座蔓延下去的炼铁土炉,烈日照来,仿佛当年那万人会战、喊声震天的场景又显现在眼前,通红的金属溶液正从那炉子四周的方形炉膛汩汩流出……

    山风依然刮着,天气依然变幻着,炉群依然矗立着,不变的是这一段激情燃烧过的历史。莫道岁月有情,因为有情,才使得大地多了无尽的感动;莫道岁月无情,因为无情,才使得这片炉群保留了最初壮观的本真……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喜马拉雅山冰塔奇观举世罕见
  • 甘肃敦煌新发现一处罕见唐代墓葬
  • 甘肃敦煌发现罕见唐代古墓
  • 甘肃会宁发现300万年前猛犸象头骨 国际上罕见
  • 甘肃发现罕见宋墓葬:内有精美彩绘砖雕
  • 罕见甘肃鸟珍稀恐头兽面世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