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成立

时间:2017-03-23 08:01来源:大西北网-人民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世界气象组织的前身是国际气象组织,它是在1873年第一届国际气象大会上创建的非政府机构。1947年在华盛顿召开有45个国家和30个地区气象组织机构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决定把国际气象组织改组为政府间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并且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


    1950年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公约》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设置气象台、站、网方面的国际合作,以进行气象、水文及与气象有关的地球物理观测;促进建立气象情报快速交换系统,促进气象观测的标准化;推广气象学应用于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促进气象部门与水文部门间密切合作;鼓励并协调对气象及有关领域内的研究和培训。


    195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世界气象组织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决定把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要求世界气象组织的成员国届时举行各种方式的庆祝活动,并且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要讨论一个主题。1990年的这一天,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成立40周年,在总部日内瓦举行了一次特别纪念活动。


    世界气象组织成立45年来,成员已发展到一百六十多个,工作也取得了许多成就。从1957年开始的全球臭氧观测系统,经过30年艰苦的协调和标准化的观测,终于促成许多国家在1987年签订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63年建立的世界天气监视网是世界气象组织的骨干计划。世界天气监视网把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用统一规范、统一的技术政策联合起来,形成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情报网。尽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存在差异,但网络的形成促进了各国间的互补。


    世界气象组织的工作为减少全球自然灾害的损失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提供的“气象和水文服务”不仅保护了人民生命和财产,还在经济各领域创造了无法估计的价值。


    世界气象组织在促使各国气象部门合作的同时,还在世界性组织机构间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他们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等机构协同,在气候变化方面为众多国家的决策者提供依据,推动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政策措施出台。


    当前,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人类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世界气象组织从1988年开始展开大量工作,对气候变化进行科学评价、影响评价和对策研究,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为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许多国家已取得共识:发达国家应在资金、技术上更多地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限制污染的关系。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1950年4月24日外约旦改名为约旦
  • 1950年5月11日我国与丹麦建交
  • 1950年4月24日外约旦改名为约旦
  • 1950年3月29日美国无线电公司制成三色电视显像管
  • 1970年3月23日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成立
  • 1939年3月23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逝世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