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物超百万件 川博藏耶律楚材七弦琴可弹

时间:2016-11-25 08:01来源:大西北网-成都商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提到四川文物,市民津津乐道的就是三星堆青铜面具、金沙太阳神鸟,然而,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有多少文物?历时4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给出了答案:我省国有可移动文物数量为1043384件(套)。不少“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文物此次道出“身世”,让人眼前一亮。


    “四川是文物大省,不仅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而且历史文物、文献古籍、历史档案、书画作品、民族民俗文物等可移动文物也十分丰富。”四川省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四川文物收藏范围广,涵盖了全部的35个文物门类,而且都兼具巴蜀地区特色。


    最土豪


    宝贝点击1


    摇钱树


    朝代:汉代


    藏于:绵阳博物馆


    在普查过程中,四川省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办公室工作人员打趣说,最“土豪”的就要属绵阳博物馆的摇钱树展厅。据了解,绵阳博物馆拥有全国最多的汉代摇钱树,其中,1989年在绵阳何家山2号墓出土的摇钱树,高大挺拔,富贵典雅,精美无比。其为铜质,树通高1.98米,为全国之冠,树叶四周饰五铢钱,树座为陶质、山形,高约0.4米,中有孔,用以插树身,堪称摇钱树的经典之作。


    最精致


    宝贝点击2


    驭手双辕双轮铜马车


    朝代:汉代


    藏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驭手双辕双轮铜马车2005年于资阳兰家坡工地的汉代墓葬出土,是国内出土的第三辆汉代青铜马车。马车长184厘米,做工精致,栩栩如生。


    最文艺


    宝贝点击3


    “石涧敲冰”七弦琴


    朝代:唐代


    藏于:四川博物院


    “石涧敲冰”七弦琴通长122.7厘米、额宽17.5厘米、肩宽15厘米,琴底颈部阴刻行草“石涧敲冰”四字,喻其有金石之声。四川博物院陈静介绍,琴背还阴刻篆书大印“玉泉”二字,故宫博物院专家郑珉中考证该琴曾为元中书令耶律楚材所收藏。耶律楚材酷爱古琴艺术,自称有“琴癖”.他曾在北京西郊玉泉山居住过数年,得此琴后名之“玉泉”.“此琴形制浑厚古朴凝重,有典型的唐琴风韵,声音纯正圆润。”陈静说,这架古琴至今可以弹奏,曾被国家鉴定委员会专家定为一级文物,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研究唐琴提供了重要史料。她透露说,古琴是上世纪50年代从私人藏品中购买的,如今唐代七弦琴在全国都屈指可数,这架古琴已经价值上亿。


    最巧妙


    宝贝点击4


    猴形锁


    朝代:南宋


    藏于:华蓥市文物管理所


    长6cm、宽3.4cm、高1.4cm,这把青铜猴形锁乍一看不起眼,其实它是一级文物,1996年从华蓥安丙家族墓地发掘出土。这把锁猴头、锁栓合铸为一体,猴身左右分铸后合成一个整体,猴头与猴身分离,前肢伸出抱住锁杆上部,后肢弯曲夹住锁杆下部,肛部插有锁片。造型生动,设计精巧,极富想象力。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江西始建于北宋的福寿沟保护项目获批 总投资近亿元


    2016-11-23 17:32: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中新记者姓名} 责任编辑:


    2016年11月23日 17: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1  中新网南昌11月23日电 (记者 王剑)记者23日从江西省赣州市获悉,该市福寿沟保护与传承项目日前正式获批,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福寿沟始建于北宋,至今仍在造福赣州老城区居民,被称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城市良心工程”.


    福寿沟现存约12.6公里 保护传承投资9800万元


    上述项目将在章贡区河套老城区对现存约12.6公里长的福寿沟地下排水构筑物进行勘察及保护修缮,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


    当地官方称,“这一新建项目能够再现福寿沟的历史,恢复福寿沟文化遗址的原真信息,传播福寿沟水利科技的文化内涵,促进福寿沟现有遗址保护,旅游展示发展的和谐共生,最终实现福寿沟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共赢。”


    据了解,福寿沟保护与传承项目包含一座面积为8000平方米的“福寿沟博物馆”.目前,赣州市章贡区正在加快对福寿沟博物馆的选址工作。


    福寿沟始建于北宋 仍在造福老城区居民


    有“江南宋城”之誉的赣州城区地处亚热带,雨水丰沛,依贡水,傍章江。在福寿沟建设之前,赣州城曾常年饱受水患。北宋熙宁年间(距今900多年),虔州(现赣州)知州刘彝主持修建了一套罕见的精密而成熟的古代排水系统--福寿沟。


    福寿沟还与赣州古城内三大池塘和几十口小塘连为一体,形成调蓄、养鱼、溉圃和污水处理利用的综合功效--这和我们今天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不谋而合。


    历经900多年风雨,经过数次修缮,虽受“排水渠道损毁,连通水塘减少”等因素之困,如今的福寿沟仍在造福赣州老城区居民,护佑千年宋城。


    “良心工程”背后是为老百姓着想的执政理念


    据赣州市规划专家陆川介绍,赣州千年福寿沟是中国古代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典范,前后建设时间经历了十几年,总长度12.6公里,对于当时只有5万人左右的赣州市来说,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


    长期研究福寿沟历史的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万幼楠此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寿沟这一“活着的文物”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良心工程”背后体现的是着眼长远、为老百姓着想的执政理念。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