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16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

时间:2016-11-16 08:01来源:大西北网-人民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火箭腾空的辉煌景象,许多人并不陌生。特别是1992年8月4日清晨,威风凛凛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把澳大利亚通信卫星送入云天的壮丽图画,更是令人难忘。


    在北京,在以紫禁城为标记的中轴线上,坐落着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基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从1957年11月16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到1992年中国火箭运送“澳星”、“瑞星”上天,我国运载火箭事业的发展已经有35年的历史。我国的火箭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向前发展,以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成功发射“澳星”为标志,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这个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火箭研制基地的发展,从一个方面勾画出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轨迹,千万个航天人用他们研制的运载火箭谱写出了共和国灿烂的航天史诗。


    1960年,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仿制的第一枚近程火箭发射成功,拉开了我国运载火箭研制的帷幕。随后,研究院又陆续研制成功中近程至远程火箭。1980年5月,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远程火箭向南太平洋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液体火箭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已经20多次成功地把各种用途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1970年4月,长征一号火箭把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近地轨道,这一成就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长征二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4年4月,长征三号火箭又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使用低温燃料发动机和第二个掌握发动机高空2次点火技术的国家。从此我国具备了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能力,火箭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90年7月,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火箭技术又跃上了新台阶,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捆绑技术的国家之一。


    现在,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大步迈入国际市场。1987年和1988年,长征二号火箭曾经先后为法国和德国提供了卫星搭载服务。1990年长征三号火箭把“亚洲一号”卫星送上太空,使我国的运载火箭正式进入国际发射市场。1992年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发射成功“澳星”和“瑞星”,更进一步增强了我国航天技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还将研制新型号的火箭,使我国的运载火箭达到系列化、通用化、商业化,以满足国内外各类发射服务的要求。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1957年3月25日《罗马条约》签订
  • 1957年1月23日世界上第一台醉酒呼吸分析仪在瑞典投入使用
  • 1957年11月16日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煤气动力电站
  •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诞辰
  • 1957年12月28日第一辆国产三轮汽车诞生
  • 1971年11月16日马、新、印尼宣布共管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