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该如何保护

时间:2015-12-22 08:01来源:大西北网-北京晨报 作者:赵欧仁 点击: 载入中...

 

    据凤凰网报道,号称“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泉城,曾吸引众多文人骚客在此居住。据统计,济南曾有名人故居46处,横跨战国和民国,如今仅存十几处。不少名人故居处在老街巷中,随着所在区域的迁建而被拆除。


    名人故居代表着一个城市,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其社会意义是无法用简单的经济效益衡量的。因此,对于那些隐藏在寻常巷陌,却又意义深远的名人故居,我们就更应该采用适当的模式进行保护,不能任其荒废消失。然而,名人故居的保护往往有很多实际困难。比如,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各类名人故居仔细统计下来数量并不少,那么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将所有故居一并完整保存?还有,名人故居究竟应该采用何种模式保护,如果只依靠政府出资维护是否可行?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在现实层面仔细斟酌的。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各地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将辖区内的各类建筑进行细化,明确名人故居的界定标准,如果达到标准就应在显着的地方专门标示出来,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损毁。此外,这些故居名单也应一并向社会公示,谋求公众监督;其次,原则上,这些故居应在原基础上进行保护,可以修葺,但不应改动其原貌。如果这些维护统一由政府进行管理的话,恐怕在财政上会造成一定负担,那么不如在保护方式上多元化一些,引入对此感兴趣的社会资本,进行保护性开发,条件允许的话,甚至还可以允许进行适当的商业化运营,进而补贴故居维护,而管理部门则需要在其中扮演好监督人的角色。


    名人故居如何保护尚需不断摸索,但不能止步不前,毕竟已经有太多的美好建筑如今只能活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环保执法 长出牙就能真见效
  • “名人故居”修好“更要”用好“
  • 名人故居应向公众开放
  • 济南民国老房子沦为临时厕所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