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国会旧址圆楼修缮完工 历史上曾多次修缮

时间:2015-12-09 08:01来源:大西北网-北京日报 作者:袁云儿 点击: 载入中...

    新华通讯社院内,有一座被称为“圆楼”的二层小楼,这里曾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第一届国会的旧址。历经百年沧桑巨变,圆楼已于日前修缮完工。


    虽然名为圆楼,但从外观看去,圆楼其实是个二层砖木小楼,因为楼内北部是一个椭圆形的会议厅而得名。1912年3月中华民国初年国会召开时,这里是当时北洋政府总统和议长开会的地方,2006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圆楼曾多次修缮,此次修缮于去年12月立项,耗时约5个月,由北京房地集团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修缮任务。


    “作为专业的古建修缮企业,我们采用的修缮方案是,保持建筑的总体布局不变,对建筑按照原状进行修缮。对于建筑内部设施,则进行更换,满足现代使用需要。”负责此次修缮的项目经理鲁为介绍。


    由于圆楼的建筑风格是民国时期的,因此施工难点集中在传统工艺修缮部分。


    “因为此前经历过多次修缮,圆楼外墙一些区域覆盖了水泥砂浆或涂料,我们看不到墙体里的情况,对房屋的结构现状和安全等级也无法了解。”鲁为介绍,施工队伍将这层覆盖物剔除后,发现圆楼使用的墙体材料质量比较低劣,有大量砖渣、半砖、七分头。“当时的建筑正处于传统古建向现代建筑的过渡时期,工程材料、设计水准都比较低,施工质量比较不尽如人意。”


    出于保护墙基的目的,对于可以更换的墙体部分,施工队伍采用传统工艺,对原砖存在风化破损的地方进行挖补,而那些不能替换的墙体部分,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加固。


    此次修缮前,圆楼的门窗已变成现代铝合金门窗。为了恢复圆楼最原始的风貌,施工队伍找到当年的老照片,从历史的光影里确定了当年的门窗样式。


    修缮后的圆楼,楼外灰砖红窗,低调朴实。楼内深红木楼梯踩上去咯吱作响,椭圆会议厅则粉刷一新。据了解,修缮后的圆楼将作为新华社老年活动中心,继续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