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捐31张日军侵华期间使用的“军票”

时间:2015-08-06 08:01来源:大西北网-北京晨报 作者:王歧丰 点击: 载入中...

    近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推出的《伟大胜利历史贡献》主题展览迎来开展后的第四周,不仅有越来越多的观众从全国各地赶来参观。其中还有不少观众带来了自己收藏的抗战文物。63岁的北京市民黄建民就坐着轮椅来到抗战馆,捐赠了自己珍藏多年的31张军票,使抗战馆对这一日军侵华罪证的收藏更加完善。

 

“军票”见证日军罪行


    7月29日,63岁的市民黄建民坐着轮椅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赠了31张自己收藏多年的日军侵华期间使用的“军票”.


    记者看到,这些军票上都印着“军用手票”字样。黄建民介绍,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等地的占领区疯狂发行军票,更逼令占领地居民兑换军票作为货币。


    由于军票发行时不会有保证金作为兑换支持,也没有特定的发行所,所以军票不能兑换日元。日本政府以此作为支配占领地经济和掠夺占领地财富的一种手段。


    黄建民表示,自己手中的军票主要收藏于1993年至2000年期间,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些“军票”就是当年日军侵华的有力罪证。

 

“天涯哨兵”受到鼓舞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12名来自西沙某水警区的“十佳天涯哨兵”与他们的父母一同进京,参加“英雄父母首都行”活动,第一站便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正在这里举办的《伟大胜利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


    今年33岁的孙林峰是第一次来北京。他在祖国南海海疆驻守了15年,已成为一名优秀的舰艇机电长。孙林峰表示,小时候父母告诉他日本侵略中国的事,至今都清楚地记得。这次亲眼看到了很多历史图片和文物,给他很大触动。“作为一名军人,我要以‘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精神,守卫好祖国的南大门,绝不让祖国母亲再受屈辱。”


    像孙林峰一样,今年28岁的雷达兵张孝伟看完展览心情也十分激动。他说,重温抗战史,革命先辈英勇奋斗的英雄气概鼓舞了自己,回到工作岗位后,他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发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时刻准备报效祖国。

 

“地雷战宝典”找到归宿


    7月30日上午,河北观众周锁祥,带着他的藏品,冒雨来到抗战馆进行捐赠。北京晨报记者看到,周锁祥带来的是一本油印小册子,名叫《爆炸之研究》。手册印于1941年5月1日,历经74年,这本小册子已经绵软发黄,好像轻轻一碰就会碎掉。


    手册扉页上显示,该手册由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游击第四纵队训练班编印,主要介绍了火药的功能,地雷的制造、埋设等内容。


    周锁祥来自河北省大城县,2000年,他从当地一名小贩手中,收到了这本《爆炸之研究》。周锁祥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这本小册子是不可多得的抗战文物,不应该被私藏,应该捐给国家,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而捐赠给抗战馆可以说是其最好的归宿。

 

■观众留言


    我要教育我的子女们,参观学习并永远牢记这段历史和国耻,缅怀为反对外来侵略而勇敢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加倍珍惜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以此来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徐庆万 男 50岁 防化学院


    要珍惜和平,不要让那罪恶的子弹打破了我们的和平之花,不要让战争再次出现,记着那些热爱祖国的人,一定要好好学习他们的精神。--郑海 男 11岁 学生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远征军“军票”之谜:纸钞是真 加盖藏文是假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