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量最大状元高考吃36个馒头

时间:2015-06-19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李蟠

 

  李蟠(1656年——1729年),江苏徐州丰县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李向阳,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举人。父亲李合,是明末弘光年间的拔贡,著有《忖庵诗集》。李蟠,字仙李,又字根庵,号莱溪。祖籍河北正定,元朝至正年间迁来徐州丰县,是科举考试取士历史上徐州仅有的-名状元。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向监考官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


  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与他同榜的探花姜宸英做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意思是说,李蟠在彭城(徐州)大名鼎鼎,以优异的成绩高中状元,他的仪表象汉初的绛侯周勃,他的文笔象萧何,尤其是有一样他人所学不来的,那就是一顿饭吃三十六个饽饽。自此,"饽饽状元"李蟠传遍士林。


  据中国历史故事网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