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父子的怪圈

时间:2015-01-27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在封建帝王中很有作为,却拿自己的14个儿子没办法,竟是不肖子居多。按惯例,立太子以长,余为王,这是李唐“家天下”的基础,可是非嫡长子立为太子的也代不乏人。李世民自己便非长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同胞兄长太子李建成(被杀时38岁,五个儿子也一起遇害)、同胞四弟齐王李元吉(被杀时24岁),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


    此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们同样进入这样一个怪圈--他所有儿子总是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而结果呢,这些“龙种”绝大多数不成器,难有好的下场,其中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三个早夭,一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后来又被流放。第九子李治,就是后来的高宗,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后来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杀戮,不能不说是高宗的昏聩所致。


    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承乾秉性聪明,8岁即封为皇太子。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有文臣听他支配,有武士为其鹰犬,有妃嫔媵嫱供其淫乐。有一次他竟说:“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第四子李泰也确有野心,心怀夺嫡之计。于是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后来,承乾甚至想谋老子的反,被人告密,下狱后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李泰也被“幽闭”起来,35岁就死了。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着为令。”(《新唐书·太宗诸子》)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纸空文。


    觊觎皇位,争权夺利,相互残杀,这是许多皇室后代死于非命的重要原因。“骄奢”二字,更是促使这些人堕落的重要原因。封建制度规定了这些“龙种”的特殊地位。封建帝王们原想以这些特权来抬高儿子们的地位,以便巩固家天下的统治,结果却事与愿违,走向反面。李世民当然认识不到,导致他的儿子一个个腐化堕落的灭亡之咎,盖在于腐朽的封建制度。


    在中国的封建帝王时代,何止李世民如此,刘邦是个大皇帝吧,他的儿子又怎么样?不也被吕后砍瓜切菜般收拾!其后的几次“王乱”更使汉朝元气大伤。康熙是大清最有作为的皇帝,也可以说康熙盛世,但是,他的儿子们,不也是相互残杀,血流成河吗?据《中老年时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李世民能自称唐太宗吗
  • 唐太宗给“新员工”做心理辅导
  • 唐太宗纳谏只是假象
  • 李世民杀兄弑弟的报应:自己多个儿子起兵谋反
  • 贤后长孙皇后真面目:要李世民杀光兄弟的后人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后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