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名:精明还是胡闹?

时间:2014-12-22 09:16来源:大西北网-法制晚报 作者:杨燕明 点击: 载入中...

红旗渠

 

    据《大河报》报道,人工天河红旗渠,是河南林州的一张“名片”.近日当地官方主办的红旗渠网,发出一则旗帜鲜明的“民意征集”——如果“林州市”改为“红旗渠市”,是否也能像大庸改张家界一样给百万林州人民带来不争的红利?此事一出,在当地在网上都引起热议。


 

 

改地名未必博得黄金万两

 


    改名需谨慎。一个地方名称不只是政府的行政区域,也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标记,一个地名更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载体。如果改名不当,就有可能“截断”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那是得不偿失的。事实上,财富都是人民创造的,如果把希望寄托给改名,那么希望就会变成失望。 张魁兴


    《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专门规定:“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性。”联合国也担忧地名的变更会使得传承的历史随之湮灭,为此还专门将地名归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城市更名若付出了湮灭历史文化的代价,这样的行为又有什么意义? 张松超


 

 

对创新多些尝试多些包容

 


    地方改名本身没有原罪。“林州改红旗渠”的创意尽管有些俗套,但是并非一无是处。如果地方改名不是大兴土木、大把烧钱、劳民伤财,只是借“改名”的低成本炒作,提升当地的知名度,给当地经济、文化、旅游带来发展机遇,并非不可以理解。


    如果改名活动不变味,迎合民众的历史文化心理,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底蕴,既可以提升地方知名度、美誉度,也可以让地方改名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契机与载体,也不失为一条具有经济与文化创意的发展点子。 叶祝颐


    林州改名,只要过了两关,就可以保障必要的程序正义。一是民意关,要不要改名,还是应该征求当地民众的意见,并尊重当地民众的表达,而不能由领导拍脑门决定;二是经济关,即改名所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是不是当地所能承担的,而改名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会不会比其付出的经济成本要高,这需要专业机构进行科学的评估。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林州改名红旗渠市:善变通还是瞎折腾
  • 城市更名其实是门“风险活”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