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现17枚侵华日军遗留炮弹

时间:2014-10-30 08:30来源:大西北网-北方新报 作者:勿日汗 点击: 载入中...

    日前,兴安盟又发现17枚侵华日军遗留炮弹。据了解,近年来这一地区已累计收缴销毁400余枚日本侵华时期的废旧炮弹。


    据兴安盟边防支队介绍,近几年,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频频发现侵华日军遗留炮弹。今年5月底,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牧民在草原上发现10枚炮弹,其中,9枚迫击炮弹、1枚航空炸弹,炮弹引信完好,仍有爆炸危险;7月,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一渔业公司在湖水里打捞出一枚重量约25公斤的炸弹,据排查,水下还有40枚炸弹;8月,兴安盟阿尔山市群众野外采蘑菇时发现20枚废旧炮弹。


    早在2011年5月,东乌珠穆沁旗草原上发现272枚侵华日军遗留炮弹,总重达到11.3吨。当地边防民警昼夜奋战,将炮弹转移到安全地点成功爆破。


    据介绍,从“九·一八”事变到日军投降,日军侵占内蒙古14年,在内蒙古扶植代理人,建立殖民统治机构,进行人体细菌毒气试验,修筑军事工程,囤积大量武器弹药。


    日军投降后,多数弹药被就地掩埋隐藏,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留下祸患。每年在内蒙古各地挖出的各种型号的炮弹,虽然多数都无引信,但弹体内炸药威力依然很大。


    为维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兴安盟、锡林郭勒盟等地边防支队官兵,通过入户走访、散发传单、广播电视等方式,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教育他们发现炮弹后不私藏、不买卖、不拆卸、及时上交。同时,边防支队对辖区的废品收购点、野外生产作业点等可能存有废旧炮弹的地方进行专项清查,对收缴的炮弹,及时邀请爆破专家集中销毁。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七三一”罪证陈列新馆已接待观众逾190万人次
  • 2017年度辽上京宫城遗址考古发掘启动
  • 内蒙古“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亟待保护
  • 内蒙古公开向社会征集优秀民文出版项目
  • 内蒙古抢救发掘出一处青铜时代遗址
  • 内蒙古发现兴隆洼文化晚期一处小型聚落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