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与他的藏书楼

时间:2014-07-08 08:30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李海珉 点击: 载入中...

柳亚子

 

柳亚子

 

  在江苏省吴江市黎里赐福堂故居,柳亚子专门辟有一座藏书楼,满满的五大间房子,收藏了他12岁到41岁搜罗整理的书籍44000多册。藏书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乡邦文献,凡黎里人的着作,不论古今精粗一律收藏,后来扩大到吴江和苏州地区。二是明末抗清志士的着作,像夏完淳父子、陈子龙、吴日生等人的文集。三是辛亥革命前倡导反清排满的刊物。


  柳亚子的书童柳小大曾说起一件搜集藏书的事。那是在辛亥革命前夕,有一本杂志《湖北学生界》,是湖北留日学生在日本出版的。柳亚子缺了一期,发信给日本的留学生会,又发信给国内有关人士,希望补齐,可是没有结果。这件事惊动了许多人,不久有书商拿着那本杂志,认为奇货可居,找到柳亚子的好友沈昌眉,请沈转告。柳亚子得到消息,马上派出书童,以200元的价格买了回来。这犹如历史上的燕昭王,五百金买了一副马骨,结果千里马源源不断而来。柳亚子这一举动也感动了吴地的父老乡亲,大家纷纷把家里的藏本断编残简接连不断地拿来献给柳亚子。


  1918年冬,柳亚子聚集了有志于保存乡里文献的同仁,成立了“松陵文献保存会”.凡保存会的同仁,大家互通有无,积极交流。柳亚子与吴江地区12位藏书家联合起来,由柳亚子拟定12个字:“文献流传,后生之责,维桑与梓”,一人取一字作代号。具体代号和姓名是:文(柳亚子)、献(费伯缘)、流(沈颖若)、传(金眼初)、后(薛公侠)、生(范烟桥)、之(叶叩濂)、责(沈丹忱)、维(周嘉林)、桑(陆赓南)、与(顾悼秋)、梓(黄病蝶)。根据这12个代号编订了一份《吴江文献保存会书目》。共计收入吴江人各类着作740多种,柳亚子“文”字号的款目多达650余种,是各家之冠。故吴地有“松陵文献,尽在柳氏”之称。


  从1898年到1927年,柳亚子每年为搜罗乡邦文献,花费很多的精力,有时为了买下淘得的旧书,不惜举债。1917年,为购书竟用去了10000多块钱。记得他曾刻过一方闲章“散尽黄金万卷书”,以志纪念。


  除了买书,柳亚子的藏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抄本。有柳亚子亲手抄的,有花钱请人抄的,也有他儿子女儿抄的。至今在《知无涯草庐诗》等书上,还能看到“无忌敬书,时年十二龄”等字样。书页上大多钤有“柳亚子藏书”的印章,对那些珍贵的版本、孤本善本,他连印章都舍不得钤。柳亚子研读过的书籍,不少盖上“亚子过目”、“曾经分湖柳弃疾过眼”或“曾经柳亚子披览”的印章。


  1950年冬,柳亚子把黎里藏书全部捐献给了上海图书馆,还有沪寓藏书、香港藏书和北京北长安街藏书,也都分别捐赠给了国家各级图书馆。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一批南明史料的失而复得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