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欣曾进宫为溥仪配眼镜(2)

时间:2014-07-01 09:16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赵红星,王凡 点击: 载入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了,南京精益眼镜店只能内迁。为躲避战乱,王翔欣和家人被迫分离。他将妻子和儿女安置在老家浙江上虞。而他自己则肩挑精益眼镜店内迁选址工作,从武汉到重庆,最终在重庆米花街开设精益眼镜重庆分店。


  “在艰苦的条件下,父亲带着十几个人,好几台机器,从南京逃难到重庆,我长大后才意识到,父亲真了不起,他把店撑起来了。”王钧伟说。


  王翔欣在重庆安置好后,把家人接往那里团聚。1942年前后,家人们辗转多地才到达重庆。


  王文华还记得,他们回重庆时认识了三个为躲避战乱而逃亡重庆的年轻人。到达重庆后,三人无亲无故,连落脚点都没有。王翔欣得知后,安排他们在精益眼镜店里工作,提供吃住。


  家人们到达后,时局仍然不好,常有轰炸,他们听到警报就跑进防空洞。“父亲的心胸特别开阔,眼镜店被炸掉,他就把店再重新开张。一次轰炸把店面的四层楼炸掉一层,他就找人来设计,把房子建成三层楼再开店。”王钧伟回忆道。胡卓然提供的1944年重庆精益眼镜店的报纸广告上,赫然写着“验光主任王翔欣”


  在重庆时,王钧伟见过林森和何应钦来店里配眼镜。“何应钦个子不高,胖胖的,在南京上学时,他来学校检阅童子军时我见过他。”


 

 

九十高龄还出山带徒弟,无疾而终走完百岁人生

 


  1945年,随着抗战胜利,王翔欣又回到南京,让南京精益眼镜店重新开张。


  那时的店面,一楼经营,二楼是住家,摆着三四张床,一家人挤在一起。战后的南京,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眼镜店的生意也十分红火。


  子女们忙着各自的学业、工作,很少来店里,对父亲工作时的零星印象就是,“他对顾客都很好,对有钱的人和平民一视同仁,对外国顾客好,对中国人也一样。”


  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上世纪50年代,因为王翔欣替一个商人朋友作保,结果朋友出了事,导致整个店全被赔光,精益眼镜店旧址改成了光明眼镜店。后来精益眼镜店收归国有,搬到了山西路,近些年又在河西开了两家店,今天店内还挂着孙中山的题字(拓片)“精益求精”


  那时,尽管生活中遭遇到如此重大的挫折,但王翔欣没有过多抱怨,继续谋生。1953年,王翔欣先后去上海、北京精益眼镜店担任经理。“父亲是个很有义气的人,遇到挫折,心也很宽。我记得父亲说过‘我没什么财产,把你们培养出来,自力更生'.”王文华说。1964年,王翔欣从北京退休后,再次回到南京,在光明眼镜店做验光师。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街道兴办了新光眼镜店(位于大行宫附近),邀请王翔欣再度出山,那时他已经90多岁,还带徒弟。前来配眼镜的顾客,知道王翔欣在店里,都指定他来验光。王翔欣一站就是一整天,一天能帮八十多个人验。家人看他年事已高劝他多休息,王翔欣总是摆摆手:“不要让人家排队。帮着别人,别人以后会想着你的。”


  在南京的日子里,王翔欣最大的爱好就是锻炼。家人说,18岁的时候,他练过少林拳,晚年的时候开始练太极拳,自创了强身健体的“混元一气功”,教授给别人。90多岁时还坚持每天去九华山晨练,偶尔家人陪他一起去锻炼,一路上都有人跟他打招呼问好。


  1995年,在家人为他庆贺百岁寿辰后不久,王翔欣无疾而终,平静地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和早逝的妻子蒋瑞芬合葬在黄金山公墓,后迁葬到雨花台功德园。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溥仪为何管不住内务府和太监?
  • 溥仪深爱第三任妻子
  • 溥仪曾被迫拜日本大神为祖宗
  • 毓嶦曾在溥仪私塾就读
  • 溥仪曾为筹办婚礼欲卖《四库全书》
  • 伪满时的溥仪:偶尔高兴时会打乒乓球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