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专家袁伟时:既得利益集团搅黄清末新政

时间:2014-02-14 08:24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刘晨 点击: 载入中...

  在近日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


  说到改革,人们总在谈“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所谓“既得利益集团”,就是那些吃到好吃的肉的群体及其组织。很多人认为,“既得利益集团”希望维持现状、反对变革,改革推不动,就是他们阻挠的结果,从而形成“重重利益固化的藩篱。”


  既得利益集团阻挠改革,在历史上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着名近代史专家、中山大学资深教授袁伟时着《晚清大变局》一书,对既得利益集团颇多关注和梳理。他认为,晚清既得利益集团格局错综复杂,他们想改革,但又着力“保位子”,构成清末“新政”的最大阻力,终于导致革命的爆发。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现在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们应当如何避免历史的教训?如何达成和落实改革共识?本报记者对袁伟时教授进行了专访。

 

 

  利益集团并不一味反对变革

 


  记者:晚清的既得利益者主动掀起一场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袁伟时:不要以为既得利益者肯定一味反对改革。在覆没的威胁下,他们也要寻求生存的希望和道路。这是他们的最大利益。晚清70年,改革成败得失都与既得利益集团息息相关。


  1865年开始的自强新政(洋务运动)是改革。三次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太平天国战争),内外强敌敲打,统治者不得不变。不幸,这样的片面改革没有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真正全面系统的改革是最后十年的“新政”.这场改革是两大因素促成的:第一,经过19世纪五场战争--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入侵、太平天国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京师两次被占,民穷国困,清政府不改革就维持不下去了。第二,国门打开,现代文明的信息日益普及,朝野上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不接受现代文明不行了。当时朝野各方梦寐以求的是“富强”.而用当时顺天府尹胡燏棻的奏折《条陈变法自强事宜》中的话来说是:“今日即孔孟复生,舍富强亦无治国之道,而舍仿行西法,更无致富强之术。”这既是当时的中国梦,也是甲午惨败后朝野的共识。


  记者:如果没有革命党,清廷统治者会真心实意改革吗?


  袁伟时:“真心实意”还是“假情假意”,这类词汇是政治斗争中惯用的煽动性语言。判断主观动机,随意性太大;研究历史的学者,不会太在意。分析行动主体的实际措施和客观效果,有根有据揭示过程和原委,这才是历史研究者的责任。


  辛亥革命后,由国民党开其端,竭尽所能夸大革命党人的作用,许多读者上当受骗了。其实,1905年同盟会成立以前,那些革命小团体力量和影响都十分有限,对清末新政的作用即使有也是微不足道的。同盟会成立后,马上就分裂了,几次所谓“革命”,带有很大的军事冒险性质。1911年黄花岗之役,孤注一掷,代价很大--100多位参加者大都是留洋的精英和同盟会的骨干,经费用尽,几个小时就失败了,没有掀起激发巨变的大波澜。而改良派——梁启超他们参与和推动改革却有实实在在的记录。例如,那些出国考察宪政的大臣们的考察报告,好多都是掏钱请流亡在日本的梁启超代笔的。

 

 

  “保位子”是晚清变革的最大阻力

 


  记者:改革需要共识。当时既得利益集团的基本态度如何?


  袁伟时:鸦片战争后有四次大变革或变革的尝试:太平天国后的变法自强,戊戌前后的维新,义和团事件后的新政,1910-1911年的请开国会运动,都是中国和列强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加上丢失领土乃至亡国的危机感,激发了统治集团和民间变革图存的意识。


  19世纪,皇族和满汉大臣的共同利益是保护江山不变色:内不被民众推翻,外免被外国占领。在这个共同利益下,分化出两大派:以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文祥等改革派和人数众多的保守派。后者有两个特征:


  第一,坚持华夷之辨,坚守一些僵化的制度,不愿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改变。例如,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要让外国公使进驻京师?更不要说信教和传教自由了。在经济领域也不愿意向洋鬼子学习,与国外的自由贸易固然抗拒,对国内的贸易也设置重重障碍,民间想办新式工厂、航运企业,比登天还难。光是要不要修铁路,就辩论了将近30年。


  第二,害怕改革使自己丢掉官位。利益攸关,不肯轻易让步。义和团事件,顽固保守派和无知团民乱杀外国人和本国无辜的罪行,导致八国联军入侵,京师第二次被占领。血腥的罪行终于使朝野猛醒:再不接受现代文明就要亡国了。认真的学习西方的新政才得以开始。


  改革共识是挨打逼出来的。保位子的私利则是改革的阻力。


  记者:清末有哪些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是怎么达成“新政”共识的?


  袁伟时:政坛免不了有各种派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晚清新政期间最着名的有所谓总督岑春煊、军机大臣瞿鸿禨与庆亲王奕匡、袁世凯的党争等等,好些史书记录了不少他们争斗中的生动故事。这些都是查有实据的。不过,这些都是利益或官位之争。就大的方面--支持新政而言,大体上是一致的。


  可能一直受“路线斗争”教育的熏染,中国人好像特别喜欢用派别观念去解释政治。其实,不一定符合实际。皇族要保皇位,这倒是最大的利益集团。其他政治势力往往变动不居。

 

 

  保守派拒绝向变革力量妥协

 


  记者:面对国家危机,清政府做了什么样的挽救举措?


  袁伟时:1910年开始的要不要立即召开国会实行宪政的辩论则是直接的利益冲突:广开参政门路、还政于民还是坚持皇族专制统治?清廷用实际行动作出明确的回答:


  第一,组织皇族内阁,减少汉族官员人数,加强集权专制。1911年5月8日,他们先后颁发几道关于组织内阁的圣旨,分别任命内阁总理大臣、2位内阁协理大臣和10位各部大臣,组成所谓责任内阁。13人中,汉族4人,蒙古族1人,满族8人,其中皇族又占了5位。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匡比较开明但以贪婪和颟顸着称;度支部大臣载泽等三人居然是20来岁的皇族,德与才都无法服众。舆论称之为皇族内阁。


  第二,收兵权。除其他措施外,竟让毫无实际军事经验的20来岁的皇族毛头小伙子荫昌、载洵分别出任陆军、海军大臣。而在新练陆军中最有威望和实际权力的袁世凯则被迫退休,回乡“养病”.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