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五十岁,拍马越山丘(2)

时间:2013-12-03 08:51来源:凤凰文化 作者:李皖 点击: 载入中...


  更意外地还不是这,回顾这50年的人生,终究,悟明白了什么吗?


  回首50年的每一步,都像是翻山,不停地翻山。我们是不安的,所以频频回首。我们是贪心而无知的,所以拼命索求。我们是自尊而自强的,所以羞耻于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现在,到了山的这一边了--


  想不朽,不朽还没有影,但人已经把自己弄丢了,头发已经花白了,时间在哗哗哗地流。山丘之后,无人等候,仍然是孤独的自己,仍然是什么也不明白。年少的时候,以为翻过山去,就能见识到山那边的世界,就能见到人生的答案,但山的这一边,也没有答案。


  这首歌有一个奇怪的线路。“越过山丘 才发现无人等候/喋喋不休 再也唤不回温柔”--“温柔”,从这个词,功名突然转向了女人。“为何记不得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在什么时候”,紧接着的这一句,立意完全落位在女人了,功名已经没影。而再往下走,再起一段,女人的话题又转向,爱情转向了友情。


  这里有李宗盛所娴熟的商业智慧。歌唱到了这里,是副歌的结句,在歌曲中,这是很重要的一句。定位于爱情,比例瞬间得到了调换,回到了情歌,甚至使前面的关于建功立业的感慨,也有了几分有关爱情的意义。流行歌曲中,情歌才是最大的,这样的处理,可以挠爱情的痒,找到更多的听众。


  往坏处看,这是惯性,是习性,让这回顾反省的翻越,搁浅在了河沟。从本性来说,李宗盛也确实是个情种,半生都在情事中费心,习染而成习惯。


  “我没有刻意隐藏 也无意让你感伤”,第一次听这歌的时候,很难有不听岔的--顺接着上句副歌的意思,会误以为这是对情侣的表白--再往下,才明白了,敢情这是对老友的絮叨;而整首歌的乐境,包括第一段中出现的“我俩”,至此也一下子明朗起来。


  鉴于李宗盛写过《和自己赛跑的人》,可以假定,说话对面的这个人,就是张培仁--李宗盛从发小、到考不上大学的难友、到一起去唱片业打拼的同事,再到这50多岁,感情维系一直不变的老友。


  《山丘》就是在酒桌上,或者,在茶室,在咖啡馆,或者就在家中,一壶茶,一杯酒,与像张培仁这样的老友晤谈。一起回顾从前的人与事,一同感念这人生的际遇悲喜。“多少次我们无醉不欢/咒骂人生太短 唏嘘相见恨晚/让女人把妆哭花了也不管”,唱到了这儿,这歌又成了友情的赞歌了。这份友情的厚重,真令人羡慕,配之以汉子式的酣唱,是人生的十足慰藉。


  “遗憾我们从未成熟/还没能晓得 就已经老了/尽力却仍不明白/身边的年轻人”,这都是写实。50年的人生,终究,没弄明白什么。在唱片业,关注年轻人,探究青少年心理,把握潮流的方向,是最基本的一个工作。曾经,这活儿玩得得心应手,现在,也弄不明白了。时代大潮就这么轻轻地把50岁的老家伙推到了一边。


  《山丘》和《给自己的歌》是两块大石,压在50岁的胸口,也压在李宗盛的箱底。它们是可以压箱底的。李宗盛的口白式唱腔,到了这个年龄才真正是老道了,真气勃发气韵饱满吐词肯定,每一句都有不容置疑的肯定,充满艺术说服力的肯定。而他的说唱式作曲,更到了炉火纯青的火候,有了法无定法、规无常规、随兴而发、随意而为的自然天成。“她的爱在心里 埋藏了 抹平了 几年了/仍有余威”这段,插在主副歌之间,从歌词形式和长度看,从这个位置要达到的情绪看,实实在在是个难点,李宗盛却用仿若京剧的手法,每个字都处理成重音,把这一段处理成了中年心悸的一记记重锤,使峰线上又现一峰。《山丘》的作曲,进入了化境。全篇依字行腔,每一个字都音腔相合,落口准狠;需要感情变化的时候,转腔和旋律动作小但落位深。一开篇钢琴的萧飒深寒,途中转往吉他的娓娓弹奏,后半部交响乐的苍苍煌煌,都落在感情的刃口上,非常动人,也非常准确。尤其是最后一段,副歌中的句子颠倒了顺序,将“向情爱的挑逗 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地还手 直至死方休”放在了段尾,最后再接“为何记不得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在什么时候”作为尾声,彻底把这首歌的色调,从悲情的感叹改向了不向命运低头的奋争。像西西弗斯无怨无悔地把滚下的石头一次次再推向山顶,这种看清后的转念,彻底改变了荒谬人生的处境和意义。


  要说,每个人都有他人格的命定。李宗盛这个人,面相诚恳带两分狡黠,曲意诙谐时有三分滑稽,这是他的本色。他是个情种。只有这样的情种,才分外讨人欢喜。当他用情极深时,那情意的缠绵之中,往往又有一种敞亮的东西,闪出光泽,并非一味让人深陷。在情爱中,虽然他不是智者,但聪明总现着几分,最终不失梦醒的判断与跳脱。尤其是他自己的歌,他的那种唱法,更显达观。说到底,这可能是些小情小调,词义婉约,甚至有时让人崩溃,但他唱出来,从来有一种开朗豪放,正气大方。


  比如《山丘》,它显示的可不是认命,虽然时有沉郁,却是50岁上仍不服输、仍奋力向前的形象。那些人生感慨,对时光逝去的痛惜,到最后全变成了无悔,变成了经历过一切的自豪。直至最后,向后看的晚宴变成了向前看的启程,在交响乐、钢琴、吉他的辉煌合奏中,歌手的声音愈加响亮,仿佛在胜利的进行曲中,将一生的真气鼓荡着,向着前面更多的一座座山丘,拍马豪迈越过。


  李皖,祖籍安徽,1985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武汉晨报》副总编辑,现任《人物汇报》总编辑,着名乐评人。着有《回到歌唱》、《听者有心》、《我听到了幸福》、《民谣流域》、《摇滚1955―1999》、《五年顺流而下》、《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暗处低吟》、《亮处说话》等音乐评论书籍。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