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很会穷开心

时间:2013-11-20 08:05来源: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杜甫

 

  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他是个整天拉长了脸痛苦诉说的人。其实,这种认识是很不全面的。应该看到,他还是个很会拿自己的苦难生涯开玩笑、很会“穷开心”的诗人。


  他30多岁的时候,由于父亲的去世而失去了经济来源,又因为性子耿介而长期得不到官职,从此生活变得十分困难。为了糊口,他不得不到终南山去采摘草药,拿到市场上“练摊”;有时去排队领取政府发放给灾民的救济粮;有时甚至去达官贵人家中乞讨些饭菜:“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而在这以前,他已经写出了《望岳》、《饮中八仙歌》这些着名的诗篇了,在当时的诗坛上已是有些名气。


  诗名与困顿构成巨大的反差,杜甫心理的不平衡是可以想见的。怎么办?他除了写诗发牢骚、散怨气,还善于在生活中找乐子。他时常用“打油诗”的腔调歌唱自己的穷日子。有一首诗写道:“鸡鸣风雨交,久旱雨亦好。杖藜入春泥,无食起我早。”没饭吃的人自然睡不成懒觉,倒也能练出早起的习惯;虽说肚子干瘪而诗兴却未消减,他数着快板出发讨饭去了。这就是老杜的风趣,他擅长拿“穷”打哈哈。乾元二年七月,他辞掉了华州司功的官职,带领全家流落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市),他说,当钱袋即将告空的时候,千万可要剩下一个铜子别花掉啊,要让它来看家呀,否则“面子”就过不去啦:“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


  杜甫还擅长用富丽的辞藻去描写家境的清贫:“登俎黄柑重,支床锦石圆。”用黄柑祭祀祖先,用石头当做床腿(床腿断了没钱修),这日子穷掉底了。可老杜是怎么说的呢?他说,虽然没有羊来祭祖,可你看这柑子不是又大又黄吗?虽然没有木制的床腿,可你看这石头不是又圆又有文采吗?这可真是十足的“穷开心”了。家里来了盗贼,自然不是好事,可是老杜一想那盗贼白白地忙了一阵而毫无所得,又不禁为自家的贫穷而深感庆幸了:“侧闻夜来盗,幸喜囊中净。”谁说“穷”字一无是处呢?它可以免除失盗之苦啊!


  这就是杜甫的幽默。他在叹息贫穷的同时,又能觉察贫穷的“好处”.他用后者来支撑精神,求得心理的平衡。靠着这种幽默风趣,他顽强地走完了风雨人生路,艰难困苦没能打倒他,却留下了光照千古的诗篇,获得了“诗圣”的桂冠。最早评说老杜幽默性格重要意义的,当是胡适先生。他在所着《白话文学史》书中,说老杜“在贫困之中,始终保持一点‘诙谐’的风趣”,“终身在穷困之中而意兴不衰颓,风味不干瘪”.唯其“有这一点说笑话做打油诗的风趣,故虽在穷饿之中不至于发狂,也不至于堕落”.据《幸福·悦读》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陶渊明和杜甫的房子问题
  • 杜甫很会穷开心
  • 李白和杜甫的求官信有什么不同
  • “京漂族”杜甫曾在长安漂泊10年
  • 贾岛与推敲
  • 诗人汪静之:郁达夫第二任妻子曾为戴笠堕胎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