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后代确定9个聚集地 曹雪芹为曹操之后

时间:2013-11-13 08:22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温如军 点击: 载入中...

  11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宣布,已经完全确定曹操家族的DNA,目前已找到9支曹操后人(其中6支有家谱记载),分别来自安徽绩溪、安徽舒城、安徽亳州、江苏海门、广东徐闻、江苏盐城、山东乳山、辽宁东港、辽宁铁岭。

 

 

  破解  79个曹姓家族血样验曹操DNA

 


  2009年,河南省安阳市对外宣称发现曹操墓。此消息一出即引发轰动,同时也引发争议。


  随后,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宣布,拟用DNA技术开展对曹操家族DNA研究。曹操本是生活在2000年前的历史人物,寻找他的DNA似乎遥不可及。课题组意欲用现在人的基因反推曹操的基因,从而破解曹操的身世之谜。


  要把曹操后人与2000年前的曹操进行“亲子鉴定”,锁定曹操的DNA特性就显得尤其重要。首先,人类学家李辉需要可靠的样本,从而绘制出一幅遗传图谱,看看曹姓到底来源于多少个祖先。


  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在全国征集曹操后人。专家们在全国采集了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个包括夏侯、操等姓氏男性志愿者的静脉血样本,最终样本总量超过1000例。


  与此同时,历史学家韩昇教授对全国各地258个曹姓家谱做了全面的梳理研究,并参照史书和地方志,找到曹氏迁徙的线索。


  经过这一步骤的研究,课题组筛选出8支持有家谱、经过史料分析具有一定可信性的曹氏族群。


  人类DNA共有30亿个碱基对组合成23对染色体和线粒体,男性独有的、碱基对也比较稳定的Y染色体是最合适的检测对象。


  “这些家族共同检出了一个非常罕见的染色体类型,这个比例在全国人口中只占到5%左右。假定他们都是仿冒的,那么巧合概率就等于这个基因型所占人口比例的乘积,也就是5%的5次方,所以说,他们假冒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三。因此在法医学上可以认定,他们是真实的曹操后代。”复旦大学李辉教授解释说。

 

 

  真相  曹操非曹参后代 同夏侯氏无血源关系

 


  2011年,复旦课题组来到曹氏宗族墓所在地安徽亳州,并从上世纪70年代从曹氏宗族墓“元宝坑1号墓”出土的文物中找到两颗牙齿,“最终确定两个牙齿均来源于曹操叔祖父--河间相曹鼎。”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课题组得出最终结论--100%确定曹操家族DNA.


  通过比对,安徽亳州的曹操祖辈墓葬元宝坑1号墓的遗骨与现代曹操后人紧密关联;夏侯氏、曹参后人都不是该类型。故此,课题组认为曹操之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该家族并非曹参本族。


  李辉还介绍,他们在江苏做的工作也与曹参相关,主要是在徐州沛县调查,因为这里有汉代丞相曹参直接的家系后裔,最终确定,曹参的基因与曹操家族基因没有关系。目前找到的曹操后人有9支,分别来自安徽绩溪、安徽舒城、安徽亳州、江苏海门、广东徐闻、江苏盐城、山东乳山、辽宁东港、辽宁铁岭。

 

 

  寻访  不知是曹操后裔 只知与曹植有关系

 


  江苏盐城建湖县恒济镇建中村曹家舍是村中一个以曹姓人为主的普通群落。“你们知道自己是曹操的后人吗?”当记者问这个问题时,每个人都憨笑着,不作回答。


  记者还见到了年过八旬的曹习厚。他是目前曹家最年长的人,对于祖上更多的事,曹习厚挂在嘴边的话是“不知道的不能乱说”.因为要追根溯源曹家的过去,家谱是最重要的证明。可是曹家的家谱现存最老的一部也只是1996年由曹习厚修订的。


  在家谱里,详尽叙述了曹氏堂号的由来。曹氏宗祠堂号有四五个名称,最早的称武惠堂、士德堂、敦礼堂,后来曹氏家人又以“绣虎”为堂号,这是因为三国时曹操之子曹植的文才而得名,曹植号绣虎,绣谓其才华俊美,虎谓其才气雄杰。


  曹习厚说,一直以来只知道堂号和曹植有关系,却从不知道自己就是曹操和曹植的后人。

 

 

  论证  据南昌武阳族谱 曹雪芹为曹操之后

 


  目前找到的9支曹操后人中,有一支来自于南通海门,曹氏“武惠堂”自北宋大将曹彬开始,据有关资料显示,北宋南迁时,曹彬后人确有四支十八房南迁,曹彬的后代,包括曹雪芹、曹永昌(柳敬亭)等也随迁至金陵句容(今南京)一带,其中一支又迁至今南通余西(古通州余西场)。


  通州二甲镇人曹洪江自称“武惠堂主”,他曾在一篇博文中提到,“武惠堂”曹氏自江南迁至南通通州后,从明初洪武至清嘉庆,曾六次纂修家谱。据南通通州曹氏族谱记载,余西武惠堂曹氏是曹彬第三子曹玮之后;又据江西南昌武阳曹氏族谱记载,曹雪芹为武阳曹氏始祖曹孝庆第十七世孙,而曹孝庆是曹彬第三子曹玮五世孙。


  红学专家们根据《江宁府志》“曹玺传”记载发现,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出自宋枢密武惠王裔也”.也就是说,曹雪芹也是曹彬的子孙。那曹彬和曹操之间有关系吗?有专家论证,曹彬是曹操的子孙。

 

 

  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


  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占据兖州,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着《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着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寻根  丹东曹祖义真是曹操70代孙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的西高穴村西高穴墓,经考古学者挖掘认定为曹操高陵墓。


  曹操墓的问题,同样也吸引了辽宁省东港市民曹祖义的关注。今年58岁的曹祖义,出生于东港市大孤山镇,是中国红学研究学会成员。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曹操墓地面曾有建筑 或被儿子“毁”了
  • 扬州瘦西湖畔发现曹雪芹祖父曹寅题写的石碑
  • 曹雪芹生于1715年更可信 1728年家被抄时仅13岁
  • 专家:河南高陵一号墓是假墓 系曹操之妻“疑冢”
  • 曹辅墓佐证曹雪芹先祖曾在沈阳生活
  • 曹辅墓现身沈阳 八百余字墓志或揭曹雪芹家族秘史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