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被毁。此后卢慈华在文德路独立开了萃古堂。自萃古堂向北,有店名焯华,主人姓黄,他与卢慈华曾同在登云阁,焯华出售《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新印古籍,价钱比其他书店为廉。再往北是民生书店,主人姓陈,店里旧籍不少,但好书不多。民生书店的北边是古香书屋,主人名叫禤少屏,民国初年已经开张,是广州书店业的老辈。禤氏经营有术,常得佳本,民国年间中山大学图书馆曾在此店购得不少古籍及孙中山文献。
古香书屋以北是九经阁,主人姓李,由于所营书籍不多,故与云林阁书画铺同一门面。九经阁旁为文华阁,主人姓陈,店内书架图书丰富,甲于全市,专售金石美术图谱及字典辞书等。再往北是益有、大中、正大、忠诚、裕泰等数家,忠诚主人姓石,楼下陈列古书及平装旧书,楼上收藏民国革命史料图书。裕泰主人姓李,由于伪造过“大元帅府命令”等名人墨迹,名声并不好。正大的主人姓陈,以出售民国革命史料为主。那时候,北京、上海等地的书商及来广州任教的学者经常到文德路来采购古籍,如北京琉璃厂着名的店铺来薰阁的主人陈济川、东来阁店主李佩庭,上海古籍书店的韩士保等都是文德路的常客,他们一来便是数月,主要购买明版善本及稿本、抄本。旧书店还负责古籍的装订和写书根(将书名或篇名、册数写于书籍的最下方,平放在书柜时方便阅览)的业务,但价钱日渐提高,如1940年代,萃古堂装订一部宋版书需要200元,而卢慈华的侄子卢国桢善写书根,字体仿宋,整齐美观,此时广州有此技艺者已是凤毛麟角。除了古籍之外,文德路还卖旧平装书,因为民国以后标点书盛行,看古籍的人越来越少,旧书铺也大受影响。另外旧的教材书也在文德路书店畅销,家里不富裕的学生为减轻负担,每逢开学之前都会来文德路买旧书,一时间求大于供,原来只售二三折的教材书,却要四五折才肯卖。民国年间,战争频仍,社会动荡,人心不稳,许多市民将家藏古籍拿来出售,尽管文德路的旧书店每天生意不断,但如此下去它始终会凋零的。
据《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