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族狂热消费人乳

时间:2013-11-08 08:54来源: 作者:倪方六 点击: 载入中...

慈禧

 

慈禧和人乳美容

 

  在古代中国,有关人乳消费记载并不少见,中医甚至将人乳当成一种长寿"特效药"、"美容秘方"来使用,为古代贵族青睐。

 

 

  官二代"以人乳饮?"——晋武帝提前退出"人乳宴"

 


  最先引出"人乳消费"话题的,大概是年元月长沙出现的"人乳宴",用妇女的乳汁为原料制作"奶汤鲫鱼"之类的超级菜肴。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一出"人乳宴"的记载。


  这场宴席的主人名叫王济,宴请的是晋武帝司马炎。


  王济,字武子,系当时的官二代,出名的帅哥,司马炎招其做女婿,将常山公主嫁给了他。也就是说,司马炎是王济的老丈人。一次司马炎做客王济家,皇帝老丈人来了,自然不能简单,王济设超豪华酒宴招待司马。


  酒宴上用的餐具,全是最贵重的琉璃器皿,这在当时比用金银餐具还要上档次。仅为这次宴会服务的"女服务人员"便多达一百多名,个个身着华丽的服饰。其中有一道菜叫"烝?",肥嫩鲜美,异常地好吃。


  "烝?"是道什么菜呢,其实就是今天仍能吃到的"蒸乳猪",所谓"?"又写作"豚",就是"豕子",小猪的意思。司马炎感到很好奇,便问这道菜是怎样做的,这么好吃。


  王济告诉皇帝老丈人,这道菜的特别之处在乳猪的喂养,吃的是人的乳汁。此即《世说新语·汰侈》中第三条所说的,"烝?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


  晋武帝听王济这么一介绍,顿时心里很不高兴,未吃完便退席走了,弄得王济不知道如何是好。人乳是用来喂养孩子的,而晋代贵族为做出一道别具风味的"烝?",竟然用之喂养小猪。也许身为一国之君的司马炎不忍继续吃此"人乳宴"而罢席吧。"帝甚不平,食未毕,便去。"


  从晋朝官二代所办"人乳宴"中可知,当时的奢侈之风确实太严重。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其出现也不偶然。当时在贵族之间兴起一股"斗富"之风,如司马炎的舅舅王恺,便曾与当时国内首富石崇斗过,这些贵族的日常消费比皇家宫廷还阔气。比起石崇劝酒杀姬,用人乳喂猪又不算什么了。

 

 

  贵族喜欢服"人乳秘药"——南朝宋臣"饮妇人乳,乃得差"

 


  在古代,中医把人乳看成是一种有滋补作用的特效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乳"条称,人乳气味甘平,有"补脾益肾"之功效。可能正是因为这种"药补"作用吧,古人对人乳始终怀有一种抹不去的情结,视之为"秘药".


  史料上从不缺乏贵族服用"人乳秘药"的文字记载。如官至尚书右仆射的南朝宋臣何尚之,便曾用人乳作为偏方,治好了自己的病。何尚之身体不好,可能是积劳成疾吧,久治不愈,后靠喝妇人的乳汁治好了病,此即《宋书·何尚之传》中所谓"饮妇人乳,乃得差".


  这种将人乳当秘药之现象,一直到清朝都存在,为宫廷御医所信奉。如光绪皇帝,其生前便曾服用一种名叫"人乳炖温"的灵丹妙药。


  在古代医家眼里,人乳还是治疗耳聋的良药。唐医家王焘《外台秘要》中收录的一则"治聋"秘方中,便用到了人乳:"芥子捣碎,以人乳调和,绵裹塞耳,差。"这种把芥菜子捣碎后,用人乳调塞进耳朵内,便能治愈耳聋的方法,实在太神了。


  人乳不仅能"治病",在古人看来还是一种长寿药,不少权贵迷信这一点。《汉书·任敖传》中,曾提到了汉文帝丞相张苍的长寿事迹:"苍免相后,口中无齿,食乳,女子为乳母。妻妾以百数,尝孕者不复幸。年百余岁乃卒。"


  这句话的意思是,张苍退了相位后,口中已没了牙齿,平时就是吃人的乳汁,把妇女当乳母。为了保证奶水充足,张苍蓄养了上百个妻妾。这些妻妾怀孕后便不再受到宠爱。张苍靠吃人奶,活了一百多岁才去世。


  张苍的"喝人乳"消费行为,被古代养生家视为长寿之道。东晋医药家葛洪在其所着《抱朴子内篇》中,称张苍"吮妇人乳汁"为长寿"小术",称其实际活了180岁,这似乎不可能。


  明朝人也相信常吃人乳能长寿,将人乳喻为"仙家酒".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乳汁"(附方)引《服乳歌》:"仙家酒,仙家酒,两个壶卢盛一斗……清晨能饮一升余,返老还童天地久。"


  明人吃人乳还创造了一个"长寿纪录",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记载,穰城(今河南邓县)有人活了240岁,"不复食谷,惟饮曾孙妇乳".显然,这个说法更不靠谱。

 

 

  明清宫廷仙药"龟龄集"方——用人乳配制而成

 


  人乳消费最狂热的朝代,当属清朝,这个高潮是由皇室贵族带动起来的。


  清朝是东北少数民族满族人建立起来的政权,打进关内、定都北京后,他们仍保留不少关外习俗,如"喝奶子",便是满族人传统饮食习惯的保留,这"奶子"还要兑上茶喝,俗称"奶茶".


  成为统治者后,满清人在乳品饮用上也讲究起来了,或是受汉人"人乳养生"这一传统养生观的影响,满清贵族迷上了人乳消费。在清朝,有两位皇帝对人乳消费最着迷,一位是雍正皇帝,一位是乾隆皇帝。这两位皇帝对宫廷秘方"龟龄集"兴趣最大。


  "龟龄集"方中,重要的配料之一便是"人乳"。


  "龟龄集"方并非清宫秘方,乃明宫秘方。更早前系民间秘方,属道家炼丹成果,嘉靖年间才"进宫".


  明朝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迷信仙道,于是向天下颁诏,征集名医仙药。时有名的方士邵元节和陶仲文将道家类书《云笈七签》中所记载的"老君益寿散"予重新调配,制成了可"长生不老"的所谓"仙药",献给皇帝。


  "老君益寿散"传为葛洪所创,改良后效果更好,朱厚熜十分高兴,遂将此药方取名为"龟龄集",意思是寿比龟长。


  "龟龄集"方遂被明宫奉为"秘享之宝".到了清朝,"龟龄集"有方无药。极想"万岁"的雍正皇帝,于雍正八年(1730年)要求宫廷御医张尔泰等人研制"龟龄集"方,获得成功,成为"御用圣药".


  清宫"龟龄集"方,集合了当归、杜仲、青盐、生地、锁阳、熟地、补骨脂、川牛筋、枸杞子、天门冬、肉苁蓉等33味中药,除用到人乳,还有醋、井水、河水、烧酒等。


  此药炮制工序复杂,要炼"三十五天",取出还得放进井水中"浸七日";且过程相当神秘,要选"吉日良时,入净室修合一处,忌鸡、犬、孝服妇人见之".


  "龟龄集"须与黄酒一起服用。据宫中档案《龟龄集方药原委》所记,服下后"浑身燥热,百窍通和,丹田温暖,痿阳立兴".从服后反应看,似乎有古代帝王嗜食的"壮阳药"之功效。


  自此,"龟龄集"方成了清宫秘方,雍正皇帝兴趣最大,后继的乾隆皇帝更迷信,"不可一日不用".换句话说,他们天天都要服用人乳。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