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王旦巧拒契丹勒索

时间:2013-09-30 08:21来源: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契丹

 

  契丹奏请岁给外别假钱币……帝曰:"何以答之?"(王)旦曰:"止当以微物而轻之。"乃以岁给三十万物内各借三万,仍谕次年额内除之。契丹得之,大惭。次年,复下有司:"契丹所借金币六万,事属微末,今仍依常数与之,后不为比。"西夏赵德明言民饥,求粮百万斛。大臣皆曰:"德明新纳誓而敢违,请以诏责之。"帝以问旦,旦请敕有司具粟百万于京师,而诏德明来取之。德明得诏,惭且拜曰:"朝廷有人。"

 

 

  "三槐王氏"出良相

 


  宋真宗时期的王旦,是史上闻名的"太平良相",他的父亲王佑对自己的子孙很有信心,在自家庭院里种下三棵槐树,自信满满地说:"在我的子孙当中,一定能有人位至朝廷三公的位置。"王佑的预言在他儿子王旦身上应验了。王旦跻身北宋宰相位置,而且颇有作为。因此他这一家族被称为"三槐王氏"。

 

 

  逼对手按规则出牌

 


  宋真宗年间,与契丹定下檀渊之盟,以送岁币换取边境的平安。在这种武功不张的情况下,作为宰相的王旦,只能尽量在檀渊之盟的格局下处理一系列涉外事务。


  某年,契丹向宋朝提出:在已经规定的岁币之外,还要借贷一些货币。其实这分明是提高岁币额度。对这种合约之外的不规则出牌举动,该怎么处理?


  宋真宗问王旦的主意,王旦说:"只要用少量的借贷额就可塞住契丹的嘴巴。"王旦的应对办法就是:以每三十万岁币为基础单位,按照百分之十的比例,向契丹提供三万岁币贷款,总贷款数额为六万岁币,然后在明年的岁币中扣除这六万多增的岁币额。


  王旦这一招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对方逾越合约,索要额外的岁币,我方却将额外增加的货币置于原有合约的框架之内。不管对方要增加多少岁币,都在既定金额的框架内核算。契丹想把多增的货币的性质变成小费,王旦却摆明了这多增的仍然是岁币,仍然按照原来合约办,只不过多增几个百分点而已,而且还得偿还。你要在框架之外出牌,我就把框架延伸,结果你出的牌还是在我的框架之内。


  契丹得知后,大为惭愧。就在契丹惭愧之际,第二年宋朝却还照常给契丹既定数目的岁币,没有扣除前一年多给的六万,以示宽厚,但同时表示:下不为例。从此契丹不敢在岁币问题上节外生枝。


  又有一年,西夏的头领赵德明(即西夏开国皇帝元昊的父亲)以该国发生饥荒为由,在常例之外向宋朝索要粮食百万斛。北宋的文武大臣极力表示反对:"赵德明不按既有合约办事,下道圣旨好好批评他一番。"王旦却自有良策,他说:"这事好办,叫有关机构将百万斛粮食准备好,放在咱东京城,赵德明他有胆就过来取。"赵德明听说后很惭愧,拜服说:"大宋朝中有人。"


  王旦此举的秘诀在于变客场为主场。众人想到的是如何将粮草运到西夏去,王旦却改变思维方向,叫西夏过来运。客场变成主场,气场自然不同,赵德明就不敢惹是生非了。据《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拗相公”王安石操盘北宋公司变革
  • 北宋那些敢向皇帝叫板的大臣
  • 寇准:北宋官员里的跳水名将
  • “拗相公”王安石操盘北宋公司变革
  • 宋朝百姓有重女轻男的习俗
  • 宋都之危:北宋初年的迁都之议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