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频现中国元素 专家解读特供

时间:2013-05-08 09:19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钢铁侠3》火了,跟它一起火的还有一个叫做“特供”的词汇。在以往的好莱坞大片中,观众不难发现中国特色。本期聚焦,我们列出了中国元素在好莱坞大片中出现的包括“特供”在内的几种中国元素表现形式,并采访了业内人士和影评人。他们认为,像《钢铁侠3》特供版这样生硬地将中国元素进行植入,只是进口影片谋取中国市场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现象。


  □特色1功夫代表作品《黑客帝国》《杀死比尔》


  在所有具有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大片中,功夫似乎是最能进入影片核心的元素。此类电影诸如《黑客帝国》系列、《杀死比尔》《功夫熊猫》等。


  尤其是《功夫熊猫》系列,无论是在业内还是观众口中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品。电影核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功夫,背景放在古代中国,人物设定无论是熊猫、乌龟还是白鹤都极其富有中国特色,而其传达出的理念也颇具儒家风范,是一部中国到家的电影。尽管影片对白是英文,一些表现手法和角色特征都是西方式的,但如果抽离了其中的中国元素,《功夫熊猫》也就不再成其为《功夫熊猫》。


  而在《杀死比尔》《黑客帝国》中,功夫也成为推动剧情的关键情节,甚至成为主人公完成自我超越的手段。


  □特色2景色代表作品《碟中谍3》《007大破天幕危机》


  很多人都记得《碟中谍3》中阿汤哥从上海中国银行大楼的楼顶一跃而下的场景,当时该片在中国上海和西塘取景,在长达2小时06分钟的电影中,以中国为背景的部分有40分钟之久,占影片总长的三分之一。


  今年年初的电影《007大破天幕危机》由知名摄影师罗杰·狄金思掌镜,在上海拍摄的一段优美剪影也成为该片最令人难忘的片段之一。


  在中国取景的好莱坞大片其实远远不止这两部,当世人皆叹《阿凡达》中的“哈利路亚山群”时,便有报道指出其原型来自于中国的张家界。


  □特色3面孔代表作品《生化危机5》《云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演员参与到好莱坞电影的演出当中。仅在去年就有李冰冰[微博]参演的《生化危机5》和周迅出演的《云图》。尽管同是中国面孔,但角色的实际意义其实与中国关系并不大,甚至总是逃脱不了打酱油的嫌疑。


  往前追溯一些,好莱坞大片中的中国面孔还是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影评人毕成功[微博]回忆,早些年间像《功夫梦》中的成龙[微博]、《尖峰时刻2》的章子怡[微博]、《功夫之王》的刘亦菲[微博]、《加勒比海盗3》的周润发,都是影片中非常重要的角色,“那时候没有人说他们是打酱油的。”


  去年9月底上映的电影《敢死队2》《环形使者》中国女星点缀其中。余男[微博]是美女配猛男、许晴则演出了东方神秘气息。当然按惯例,两位的戏份都不多,许晴稍好一点,虽然出场机会委实不多,但好歹影片《环形使者》以她为起点,又以她为终点。而到了《云图》,虽然周迅一口气演了3个角色,但与同台的其他演员相比戏份算是很少。


  □解读“特供”代表作品《钢铁侠3》


  今年,《钢铁侠3》为中国元素进入好莱坞大片提供了一个较为极端的范本——特供。所谓中国特供版电影,是指好莱坞考虑到中国市场和观众,专为中国设计专属情节的电影版本,区别于国际版。艺恩咨询副总裁韶钢认为,特供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会对影片的情节和内容产生任何实际的意义,其最大的意义是后期话题的炒作,在宣传营销方面对观众认知进行提升。


  《钢铁侠3》的3分钟特供版本遭到网友吐槽,王学圻[微博]、范冰冰的出现更被调侃为“走错剧组”“调错台”。影评界也普遍不满,影评人毕成功认为在终剪版基础上,加戏减戏其实没区别,都是对片子的破坏。他甚至用买了一辆跑车,附送了一个马桶套对这一行为作比喻。


  业内也并非都是反对之声。新影联副总经理洪军认为,《钢铁侠3》的特供版本为其在中国进行落地宣传提供了新闻点,从营销角度来说是一种合理的行为。


  而面对这些争议,片方DMG娱乐传媒集团CEO丹·密茨在回应时称,与好莱坞合作要先找到自己的价值,“你的想法、你的眼光、你的做法,这些对合作都很重要。合作有门槛。我们先行打开了一扇门,让大家看到合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路还很长,需要更多电影人一起努力探索,一起往前走。”


  由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强势崛起,许多好莱坞大片已经锁定中国元素。《变形金刚4》已经宣布将来华取景拍摄,并邀请中国演员加盟。导演迈克尔·贝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称,中国演员在《变形金刚4》中有多达10分钟的表演,但这部分内容有可能不会出现在西方的版本中。


  布拉德·皮特和导演马克·福斯特合作的电影《僵尸世界大战》将于今年6月在北美上映,最新曝出的消息称,该片亦将会在中国上映,但与北美版有所不同。


  □专家如何看待“特供”


  王旭东(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微博]学术活动部主任):以希区柯克的影片作为主要代表,他的不少影片在进入欧洲时,都有好莱坞和欧洲两个版本,这是为了迎合欧洲当地观众的价值观。而这种迎合并非简单、生硬地进行修改,而是在顾及到影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是一个过渡现象。


  沙丹(影评人):首先是拍中国题材的电影,比如《花木兰》《功夫熊猫》就是很好的范例。我们可以多向好莱坞提供一些中国的好故事。如果一个影片,有部分情节或者场景在中国发生,那也要尽量将这部分融入到整个剧情里面去,比如《蝙蝠侠2》的香港部分,就把在中国发生的情节具体体现了出来,而不仅仅是简单植入几个人物形象,更谈不上打酱油。


  京华时报[微博]记者聂宽冕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第九届巴黎中国电影节发布主海报 中国元素凸显
  • 新季《绯闻女孩》欲加中国元素 恰克邀韩雪加盟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