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并不响亮的名字,仿佛就是一粒在地球上几乎找不见的尘埃,却有一种永远激励你的精神,这就是我的村庄!----题记
像一本厚重史书,我的村庄,你简朴的名字,在我的心灵上,留有深深印记。
山西省洪洞县淹底乡淹底村。这是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村庄,从字面的意思上看,这里曾经是山西省临汾盆地,一个水洼地,或者盆地的最低洼处。东高西低,从西向东一路高坡,老人们把村西叫西头,把村东叫东头,村中中叫葛屯或东沟。
19世纪60年代末,住在葛屯里的百姓人家,从土窑里搬迁出来,聚居在村东南一排又一排整齐的砖窑洞里,人们都习惯的称之为南窑或排房。
贯穿葛屯是一条河卵石铺成的大路,以此为参照物,我当前就出生在南窑第三排第三家的五孔窑的那个院子里。
在淹底村的历史上,南窑的兴盛期大约是80年代至90年代。也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正当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时期,之所以称之为兴盛,是那时正是村里青壮年人丁兴旺之时,整个村庄从早到晚都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可以想象到,在80年代初期的村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漫神州大地,生机勃勃景象,真是随处可见。
印象最为深刻的应是村里的教育。这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村庄,村子里从幼儿园到高中每个年级都有两个以上的班级,教职工的配备也很齐全,从主课到音乐、美术、体育等副课一应俱全。
村里有个统计数据,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2012年的35年间,一个近300户人家,拥有3500人口的村庄,村里考入大学的学生有138名,考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有262名。时光变迁,过去的35年间,这里一直就是一个重视教书育人的地方。我常常在心之深处感谢这个村庄,感谢她孕育了我们,也常常感谢村庄的人们,他们养育了我们,让我们在这片土地的滋养下,长大成人,并长成了健康向上的人格精神。
我是16岁那年离开我的村庄外出求学的。时光荏苒,如今已经阔别村庄30余载。但是我说心里话,为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在外工作的日日夜夜里,村庄的印记始终都没有在我的脑海中抹去。村口的那无法考究年轮的老槐树、那经风历雨千百载,依旧固存的老井台、那石碾、那坍塌后又复修,复修后又坍塌的魁星楼,还有葛屯里那条磨得光滑石子路,还有路两旁深深的、幽暗的土窑洞。
几十年过去了,我的村庄,始终不变的是淳朴。
这是我对淹底村--这个孕育我成长,伴随我闪光的童年时光,让我永远无法忘记,无法割舍思乡情感的村庄的最初的认识。当我赞美她时,她总是默默无语,只是静静的存在于我的记忆深处。她像一位老人一样,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始终都面含微笑的哺育自己的儿女,教诲他们做人的道理。
我曾经问过父辈,这个村庄的文化气息为什么这样的浓厚,这样的问题,至今也是我所不能解开的一个谜。
淹底村的历史,已经无从考证。因为所处在北方,在黄土高坡上一个并不起眼的地方,这样的先天不足,就让我的村庄失去了与江南古镇、江南古村媲美的机会,但她固有的魅力却始终存在着,不经意间让你忽然发现她的淳朴恰是她的高贵与美丽。
这是位于临汾盆地黄土塬上的一个普通村庄。春天,阳光明媚,草木吐绿,我的村庄从冬日的酣梦中苏醒,小鸟依在窗前的树枝上唧唧喳喳不休,叫你心情一下子爽朗了许多;夏天,参天的绿树掩映着村庄,雨后初晴的天空,一道七彩的虹轻轻划过,从东头到西头是一望无国际的绿。到小麦成熟时,整个村庄沉浸在浓浓的麦香里,开镰了,村里的青壮男女齐上阵,就连三五八岁的孩子也不示弱,一个个都在田间地头,帮家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到了秋天,是村庄最恬静的时刻,高高的玉米杆林、向日葵林、红薯花和落花生装点着村庄的色彩。记得小时侯,我写过一首小诗《七彩的村庄》,那突发而来的灵感就是秋天里偶得的;冬天的村庄被大雪覆盖着,白皑皑的雪地里,时有野兔跑过,猎手们没有闲暇,他们一个冬天都穿行或匍匐在雪地里。
村里人的穿着很朴素,男人大多以蓝、灰、黑三种色调为主,女人也都以蓝、黑色调为主,只有孩子们才能穿成五颜六色,或者出嫁的姑娘和新娶的媳妇才能穿红色的衣裳。
村里人家的一日三餐,也很有规律,这样的规律,只要你走近村庄,看看家家户户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就知道了。清晨,走近村庄,青草的气息迎面扑来,湿润的空气里夹杂着野花的芳香,在八、九点钟的时分,在东方火红的太阳的照耀下,一缕青烟密密麻麻的农家屋檐上、窑洞顶的烟筒里缓缓升起,让你忽然感觉你真的到了人间仙境一般。午后二、三点时,阳光西斜时,有小儿背着书包回家,也有在田间耕作的乡亲匆匆的赶回家,这是村里的午餐时间。傍晚时分,走进村庄,氤氲的空气中弥漫着饭菜扑鼻的香,再看看那昏黄的灯火,让你油然感到家的温暖。
这是山西晋南一个以面食为主的村庄,小麦磨出的面称为白面,玉米磨出的面称为棒子面,高粱米磨出的面称为红面,用小麦、玉米、高粱、黄豆、黑豆、绿豆掺和在一起磨出的面叫杂面。就是用这几种面,加工成面条、馒头、窝头或者汤、糊之类的食品,用以作为村里人世世代代的主食。
淹底村,一个顽强和坚韧的村庄,滋养着她的人民,从小就敢于去战胜天旱、雨涝和霜冻。他们世世代代面朝黄土,挥汗如雨,与土地亲近,与土地抗争,让这片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
遇到风调雨顺的年景,村里家家户户都能吃大半年的白面和棒子面,都能吃到红薯、土豆等杂食。遇到干旱和雨涝,整个土地都会皱上眉头,但村里人,就是有着这样的一种骨气,宁可饿着肚子,也不能耽误了孩子的读书。值得欣慰的是,从80年代末以来,家家户户都有了一定的存粮,再也不用为家里的粮食"青黄不接"发愁了。
这也许,是淹底村的又一个特点。村里人一直尊崇着先人们留下的遗训,那就是要用"以丰补欠,丰俭均衡"的原则治家过日子,所以,即使遇到了丰收的好年景,村里人也不会大肆挥霍,他们始终坚持着"朴素度日,一日三餐皆从简;勤俭持家,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理念,丰收时节,加大粮食的储存量,以备下一年景欠收时能安然度日。
听老人们说过,在过去的时光中,遭遇到天灾年景,无论多么贫困,淹底村都没有一个人出去讨饭。他们的日子过的虽然很辛酸,但全村上下几千口子人都没有叫过苦,他们靠着勤劳和智慧,用长满老茧的双手劳动,创造着粮食和蔬菜,维持着一代代人的生计。
就是这顽强和坚韧的精神支柱,支撑着这个平凡的村庄和她的人民。支撑着像我一样,远离她的怀抱,为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行走在的四面八方,四海为家的人的顽强和坚韧的信念。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