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麦克阿瑟:希望孙立人负起保卫台湾的责任

时间:2012-07-18 10:10来源:人民网 作者:王标 点击: 载入中...





1949年5月,莫成德回国,向艾奇逊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由孙立人主持台湾政局,以此作为向台湾提供经济援助的条件。


当时,美国国务院主管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腊斯克与艾奇逊一样,对蒋介石政权的腐败堕落、丧失民心深恶痛绝,一直积极推动倒蒋运动。1949年秋,他派莫瑞尔去探孙立人的底。孙立人见到莫瑞尔,大发牢骚,但始终没有正面回答他的提问。


1949年12月,美国驻台“大使馆”代办斯特朗和前美国驻台北领事克伦兹抵台。他们向孙立人明确表示:如果孙愿意控制“国民政府”,美国将予以全力支持。孙立人婉拒。


然而,美国方面并没有因为孙立人的冷淡而放弃努力。1949年底,蒋介石的心腹郑介民赴美,西太平洋美海军司令白吉尔对郑介民露骨地表示,必须任命一位新的台湾省主席,否则他们将撤出台湾。12月28日,白吉尔诘问台驻美武官:为什么“台湾防卫司令”孙立人没有“充分的权力”?白吉尔还对蒋介石的密使说:必须兑现授予孙立人全权的诺言。


在美国国内各界紧锣密鼓地倒蒋的同时,美太平洋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也不甘寂寞。1950年1月,他派其情报处长韦龙比访台,声称:如蒋不愿离台,则不应干预行政,麦克阿瑟可以派人入台相助。蒋介石断然拒绝韦龙比的提议。


2月21日,麦克阿瑟竟然不与蒋介石打招呼,直接派专机去台湾接孙立人。孙为了表示“清白”,请求陈诚核准。孙立人到东京会晤麦克阿瑟,麦希望他负起“保卫台湾”的责任,并表示将尽力提供军援。孙立人返台后,向陈诚转告了他在东京的情形。孙立人自以为这样“透明”,可免遭蒋、陈的疑心。实际上,不去东京才是最好的选择。


在麦克阿瑟以军人的莽撞向蒋介石示威的时候,美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已分别拟定了《台湾政变草案》和《台湾可能的发展》。《草案》建议以孙立人为指挥官,以“反共、保台、联美”为主旨,对蒋实行软禁或放逐。《发展》则说:最近几个月,各种报道均暗示,受过美国教育、现负责台湾防务的孙立人,正计划发动政变,俾使蒋介石成为有名无实的领袖,同时铲除其亲信。


在美方日趋明白地将政变计划付诸实施的感染下,孙立人也开始改变其暧昧的立场。1950年3月,美巡回大使吉塞普向艾奇逊报告说:“孙立人将军陷于困境,他向我抱怨无权指挥海空军,亦无人在‘宫中’帮他说话。”随后腊斯克于5月30日向艾奇逊提出长篇报告。报告中建议:应告知蒋介石,要他离开台湾,将权力交给孙立人,然后,由联合国决定台湾前途,台湾获托管后,即可宣布撤消杜鲁门1月5日决定不协防台湾的声明。这也表明美国国务院倒蒋态度日趋坚定明朗。


6月19日,美国国务院制定出一份在台实施政变的机密计划。这份计划规定:(一)美国如要达成防卫台湾的目的,蒋介石及其党羽必须离开台湾,将一切权力交给由美国确定的中国人领袖;(二)上述步骤完成后,美海军驻防台湾海域,以防止中共攻台或台湾“反攻”大陆;(三)如蒋抵制这一计划,美国应派出密使“以最严密的方式”通知孙立人,如果他愿意发动政变,则美国提供必要的军援。


档案显示,实施此次计划的密使为美第七舰队司令柯克。他被蒋介石称为“我中国最良之友人”。1949年到1950年初,他为台湾在杜鲁门政府的禁令下购置大批武器立下了汗马功劳。


柯克尚未去台湾,形势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孙立人主动将一封密函送交柯克。孙立人在信中提出愿意领导兵变以除蒋,但要求得到美国支持,至少是默许;他表示,一旦掌权,将制止腐败,并在对付共产党方面,更具弹性(即不强求反攻大陆)。


杜鲁门当时虽未立即作出决定,但鉴于其一贯的反蒋态度,国务院并未觉得会有什么出乎意料的决定,所以,艾奇逊等开始紧张地部署政变前的准备工作。1950年6月23日,腊斯克与胡适在纽约布拉萨大酒店会晤,并正式要求胡出面领导反共亲美的自由派内阁以取代蒋,胡表示毫无兴趣,还指责美国在盟友遭难的时候落井下石,不过,他认为蒋不宜再做“总统”。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