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马俑“千人千面”:眼睛有红色灰褐色

时间:2012-06-11 15:07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姜峰,邹雪 点击: 载入中...



6月9日,考古人员在秦兵马俑一号坑内进行修复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6月9日,考古人员在秦兵马俑一号坑内进行修复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秦兵马俑一号坑中发现的“秦盾”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日前对外公布了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和秦始皇陵9901陪葬坑百戏俑发掘的最新进展。


  据介绍,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始于2009年6月13日,发掘地点位于北侧中段,具体区域包括Q8—Q10三个隔墙和G9、G10两个过洞。截至今年5月,发掘出土小件器物包括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310余件(组);出土陶马3组12匹,陶俑编号120余件;清理战车2乘、战鼓2处、兵器柲10处、弓弩箭箙12处、漆盾1处,另有建筑材料朽迹如木、席、夯窝等痕迹多处。


  其中,一件皮质漆制彩绘盾,成为兵马俑坑出土的首件“秦盾”。该盾与战车伴出,是战车上的士兵用于防护的兵器。据测量,盾牌高70厘米,宽50厘米,其尺寸恰好是秦始皇陵铜车马上发现铜盾的两倍,刚好印证了之前对秦军使用盾牌大小的推测。


  此外,本次发掘中还有新发现。在两辆战车的前后,以竹子为框架、四面包皮的“小箱子”,专家推断是弓弩箭箙,属于车上配器;还有灰褐色眼睛和红眼珠、黑瞳仁的兵马俑,为兵马俑“千人千面”提供了新资料。


  根据发掘方案的设定,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现场采取“保护与发掘同时,展出与发掘同步”的模式,除常规保护外,已经移交入实验室10批彩绘陶俑残片及脆弱遗迹模块,部分彩绘土样开展了回贴实验。


  另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人员介绍,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在俗称的“百戏俑坑”的9901陪葬坑内新发现了20余件姿态各异但破损严重的“百戏俑”,为进一步研究秦始皇陵与秦俑的文化、艺术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北京大学教授赵化成说,百戏俑坑目前主要发掘的是第三过洞,其内的陶俑应当是当时社会中存在的角牴、幻术等表演娱乐性质的“演员”。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甘肃省博物馆“国宝省亲”首站:115件文物将在出土地平凉展出
  • 【视频】涨姿势!古代“高速公路”竟然长这样
  • 好消息!流失海外百余年圆明园青铜“虎鎣”重回祖国
  • 烈日下的坚守:在“大蒸笼”里挥汗的考古领队
  • 山西非遗传承人孙红斌:“玻璃人”的“泥塑梦”
  • 西藏联合考古 探访曲龙遗址传承千年的“土林洞室”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