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破解透影白瓷工艺:隋代陶工对胎体刻意剪薄(2)

时间:2012-05-29 11:03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俞陶然 点击: 载入中...

  就这样,早在唐代就已失传的透影白瓷工艺在现代科技的 “火眼金睛”下,终于展露出它的真实面目。

  “科窑作坊”仿制出精美古陶瓷

  北宋皇帝钟爱的建窑黑釉盏为何能形成“兔毫釉”和“油滴釉”?在明代大量销往欧洲的德化窑 “猪油白”瓷为何釉色温润如脂?在上海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多种中华名瓷的烧制秘方得到了破解。

  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古陶瓷科研基地还开设了“科窑作坊”,烧制仿古瓷器。“这是实验考古学的一种方法,用来检验我们发现的科学规律是否正确。 ”李伟东解释说。

  走进科窑作坊,记者看到了许多精美的器物,与在检测实验室所见的残片标本截然不同。仿南宋官窑的青瓷觚、鱼耳炉、弦纹瓶,堪称科窑的代表作,它们造型雅致,泛着古朴的青色,釉上的开片裂纹给瓷器带来了独特的美感。李伟东指着一个口大、脖细、底小的瓷器介绍说,这是仿南宋修内司官窑的青瓷觚,觚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修内司官窑烧制技艺本已失传,如今科研人员弄清了它的胎、釉的原料和烧制工艺,就能把它仿制出来。当然,专家也告诉记者,他们不可能完全复原古代的工艺,比如古人用土窑烧瓷,而如今他们用的是燃气炉。设备的不同使得工艺必然有所差异。

  仿古瓷器会不会“以假乱真”呢?对于记者的疑问,李伟东说,“不会的,因为每个瓷器的底部都有‘科窑’印记,以示其真实身份。 ”据了解,在科窑诞生的许多瓷器已作为高级礼品,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和各方贵宾,它们的问世,体现出了我国古陶瓷科学研究的水平。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专家: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已成“世界级”课题
  • 170余名专家西安研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管理
  • 日本专家在甲骨文发祥地点赞汉字
  • 专家初步判断:雄安南阳遗址为战国汉代中型城址
  • 专家:二里头最可能是夏 但真理再往前一步是谬误
  • 保定工地现236枚锈铁疙瘩 专家称或为战争遗留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