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曾向德国求援

时间:2012-05-10 20:05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1991年8月22日,莫斯科红场上,民众高举俄罗斯三色旗。

 

戈尔巴乔夫


 

  20年前的8月19日,苏共强硬派发动反对戈尔巴乔夫的军事政变。之后不久,苏联轰然倒下。自此之后,戈尔巴乔夫被相当一部分人认定坐视苏联崩溃,是搞垮了苏联的“元凶”。最近,德国《明镜》周刊记者克里斯汀·尼夫寻获到之前不为人所知的文件。这份最新揭秘的档案显示,在苏联行将崩溃之时,陷入绝望中的戈尔巴乔夫,曾奋力挽救手中的权力,一再乞求德国给予经济援助,以拯救国家
 

  最后一位总统

  米哈伊·戈尔巴乔夫,妻子赖莎,以及众位亲信,在那场由克格勃、军方领导层及内务部长发动的未遂政变中幸存下来。戈尔巴乔夫是当时苏共领导人,是苏联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位总统。

  1991年8月22日,他们返回莫斯科,结束了在克里米亚岛度假别墅里的3天被软禁生活。当地时间凌晨2点15分,飞机抵达首都莫斯科。

  6万民众聚拢在俄罗斯白宫前。这里是苏联时期原俄罗斯共和国的议会大楼,也是俄罗斯共和国最高苏维埃所在地。白宫,成了戈尔巴乔夫支持者的战斗堡垒。民众欢呼雀跃,高喊“总统,总统”,一直等着60岁的戈尔巴乔夫出现在眼前。

  然而,戈尔巴乔夫却让胜利喜悦中的支持者大失所望。他没有直接从机场跑到白宫支持者身边,也没有和支持者一道庆祝胜利的到来和阴谋者的被挫败。

  戈尔巴乔夫命令司机开往官邸,一到官邸就马不停蹄地工作到凌晨。第二天一大早,他又驱车前往克里姆林宫,又继续工作。

  戈尔巴乔夫不去面晤支持者,按今天的标准,肯定是公共关系上的“失礼”。然而,克里米亚半岛3天的软禁,不仅搞乱了整个国家,也令戈尔巴乔夫失去了内心的平衡,尤其是爱妻赖莎内心的平衡。

  第一夫人赖莎为这3天梦魇付出了沉重代价。她是躺卧在航班上返回莫斯科的。她眼膜血肿,口齿不清,半身失去知觉。医生们先是诊断为中风,之后又判为高血压严重反应。

  苏联存续差不多69年之后突然陷入绝路,那些天给戈尔巴乔夫的压力之大,令其手足无措。

  今天被拥护为政治明星的,不是昔日克里姆林宫主人,反而是他过去的门徒鲍里斯·叶利钦。

  政变结束后不久,叶利钦下令禁止苏共的所有活动。而那时,戈尔巴乔夫还是苏共的总书记。除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之外,其他共和国分离主义运动异常高涨,戈尔巴乔夫很快沦为无邦之总统。不久,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唯一剩下的核心共和国俄罗斯,也失去了控制。

  尘封20年的档案

  赖莎在总统官邸走廊上度过了政变后的落寞日子。就在那些日子,她烧掉了丈夫官差在外时写给她的52封私信。她以这种方式,抹去了对过去的部分记忆。

  赖莎告诉丈夫,她要防止外人窥探他们的生活。

  戈尔巴乔夫一样茫然,不知道未来数周里会有什么事降临到他的家庭和国家身上。他遵从夫人意见,开始焚烧其他文件。

  共有25本笔记本被扔进了火炉里,有些笔记本是他在办公时写的,记载平日的政治生活,有对政治人物的素描式记录,有对各类计划和方案的描述。

  当这段往事重新提起之时,时光也差不多逝去了20年。今年2月,在他创办的一份报纸的采访中,他讲述了那段曾抹去的历史。

  虽然毁了私家的信,戈尔巴乔夫却保留了官方的文件。那一年末,戈尔巴乔夫携带着身边的官方档案,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并以保管人的身份把文件捐赠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

  大约1万份文件就这样秘密存放在莫斯科的基金会总部,戈尔巴乔夫6年在位时的官方文件全都保存下来,鲜有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文件。

  这些外国领导人的会谈记录、顾问们的手写稿、电话谈话记录、外交官机密电文、还有苏共政治局辩论速写记录等,再现了苏共领导的社会主义末期举步维艰之状况。那个特殊时代这位新思维的改革者所面临过的重大问题,都没有被文件所遗漏:从结束阿富汗战争,到犹太人移民,再到中东问题,甚至有如何处理驾轻型飞机降落在红场的那个德国青年。

  密档揭示了戈尔巴乔夫至今沉默的一些内容:受垂死苏联急转直下的形势所迫,他毫无选择地采取行动,而每次拯救行动往往又以一场混乱结束。与他一直宣称的情况相反,密档显示,戈尔巴乔夫曾主动与党内强硬派和军方作“密室交易”。

  这位昔日克里姆林宫领导人与之前退出舞台的政治人物一样,充满着双面性。不过,他在公众面前竭力塑造成一个“诚实的改革家”。

  一个“天大的秘密”

  西方总是赞扬戈尔巴乔夫没有暴力抵抗苏联的死亡。

  然而,时至今日,人们还是没有搞清楚这位昔日领导人是否批准了军方在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立陶宛示威者的镇压行动。

  那场镇压,造成20名格鲁吉亚人、143名阿塞拜疆人和14名立陶宛人死亡。许多人至今不忘苏联军队如何用锋利的军刀和毒气驱散第比利斯城的反苏示威群众。戈尔巴乔夫称,直到军方镇压之后6小时,他才知悉这些悲剧。谁下的开枪杀人命令?即便是今天,戈尔巴乔夫对那一段历史讳莫如深。他说,那是一个“天大的秘密”。

  然而,密档显示,第比利斯镇压事件之后两天,1989年4月,戈尔巴乔夫会见了德国一位来访的领导人。但在公告会谈纪要时,却删掉了这么一段话:“贵方可能听说了格鲁吉亚事件。臭名昭著的敌人们聚集在那里。他们亵渎民主进程,叫嚷反动口号,甚至叫嚷迎进北约,部署到共和国之内。我方不得不采取坚决措施以处置这些冒险分子,捍卫我们的新思维改革,捍卫我们的革命。”

  虽然还是不能从这些字眼中找出“下命令者”是谁的关键证据,但至少可以看出,戈尔巴乔夫与当时军队和党内强硬派的主张是一致的。被称为“臭名昭著的敌人们”,事实上是和平示威民众,被枪杀的20名受害者中17人为妇女。

  好朋友科尔

  戈尔巴乔夫的密档中,处处显示出德国总理科尔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非凡”的关系。

  对于科尔而言,东德加速改革并使德国完成统一,这笔恩情应记在戈尔巴乔夫的账上。

  1990年夏季之后,两人甚至开设了热线,科尔俨然成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顾问。戈尔巴乔夫常向科尔诉苦,时时要科尔帮这个快要淹没的兄弟一把。大多数的帮一把,常常就是给予巨额经济援助的承诺。戈尔巴乔夫也时不时要求科尔动员西方国家援助苏联。他向科尔描绘了苏联万一倒了之后,会给西方和世界带来的灾难。

  4000万选民选举叶利钦为新成立的俄罗斯联邦的第一任总统。苏联版图上,出现了两个势均力敌的领导层。不久,科尔打进电话,表示他正不遗余力地要张罗西方对戈尔巴乔夫的支持。科尔保证,他马上就要访问美国,他也将从美国领导人那里获得对戈尔巴乔夫的不变的支持。科尔最后说:“米哈伊,你可以依赖于我。”

  令人吃惊的是,在苏联行将崩溃,戈尔巴乔夫事实上已经被叶利钦等政治新星抢去光芒之时,戈尔巴乔夫还在满足于作为“大国首脑”的荣耀,出席科尔为他铺路的“七国俱乐部”会议。在那一次伦敦会议上,戈尔巴乔夫乞求西方国家至少给他300亿美元的援助,以救助疾病缠身的苏联及它的总统。戈尔巴乔夫对科尔的密使根舍尔说:“我们急需现在开支的钱,有了钱国家才能生存下去。我们需要20亿美元。”

  之后,戈尔巴乔夫又是给科尔拍电报,又是写私信,但科尔再已不像之前的科尔,所有援助只见答应,不见入账。于是,苏联完了。戈尔巴乔夫退出舞台。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价值5亿“琥珀宫”藏身德国?二战时神秘失踪
  • 书城——德国莱比锡
  • 英国王室难割舍德国日耳曼情缘
  • 美国总统杰斐逊的桃色丑闻:曾向朋友的妻子求爱
  • 桥城—德国汉堡
  • 柏林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