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状元张謇为何要弃官从商:再大的官也是奴才

时间:2012-05-09 09:06来源:《蒋介石与民国名人》 作者:王彪 点击: 载入中...

张謇看着七十多岁、已经是一品大臣的老人被赶出京城,张謇不禁黯然神伤,更是看透了官场之无聊。再大的官儿,在皇帝面前,终究是个奴才。看来还是有钱好,有钱就是大爷。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说:“谈到中国民族工业,不要忘记张謇。”1953年12月政协会议期间,工商联代表张敬礼(张謇的侄子)恰与毛泽东、周恩来同坐一桌。毛泽东如是说。


1853年(咸丰三年),张謇(字季直,号啬庵)出生于江苏海门。他自幼聪颖,三岁能背《千字文》。十二岁时,塾师出上联:“人骑白马门前去”,张謇当即对曰:“我踏金鳌海上来”。


这家伙,不是神马网络用语,“什么”的异音词,是神童。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设恩科会试,张謇考中状元,被授为翰林院修撰。


甲午战争时,他是两代帝师翁同龢的门生,翁同龢为江苏常熟人,张謇祖籍也是常熟。老师与李鸿章大人政事非常不合,张謇也跟着帮腔上书“痛扁”李鸿章,往死里“扁”,说他“误国”。


扁完了还发声明:“南不拜张,北不拜李。”(南为张之洞,北为李鸿章)


可见,张謇之个性异常,有点誓不为五斗米低头的架势,那么多伸手就可摘得的高官要位,只要他肯点点头、伸伸手,但他没有。这就是张謇。


甲午战争后,力主变法维新的翁同龢被慈禧开缺旧时官吏因故不能留任,免除其职务,准备另外选人充任。回常熟。


看着七十多岁、已经是一品大臣的老人被赶出京城,张謇不禁黯然神伤,更是看透了官场之无聊。


再大的官儿,在皇帝面前,终究是个奴才。


看来还是有钱好,有钱就是大爷。后来,张謇靠着奋斗跻身“中国富豪榜”。排名靠前,是名副其实的“富一代”相对于“富二代”而言,“富一代”是指白手起家、率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群。。


张謇的父亲去世,按照传统当官的要回乡守孝三年。于是他趁机辞官离京。


1898年丁忧期满,张謇到北京翰林院报到,但又立即辞职。可谓“闪离”闪电离婚的简称。。他自嘲说:“读书三十年,为官半日,可笑人也。”


现在的领导都讲究一个官运。我们来盘点一下张謇当时的官运:


1911年5月,摄政王在京接见张謇,端方已奏请任张謇以“宾师之位”。同时,报纸也传说张謇将进入弼德院或担任内阁秘书长。但张謇表达了绝不就高官高位的决心。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打响后,袁世凯进宫被委以内阁总理。十名阁员暨宣慰使名单里,张謇位列其中。张謇极力推辞。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后,在总统直辖的十部总长中,“实业总长”的名字就是张謇。张謇跳将出来致电请辞。


直到1913年10月18日,已经是大企业家的张謇抵达北京,就任了工商、农林两部总长。但没有多久就与袁世凯分手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要问这俩人是咋分手的,还须了解他们到底是怎么牵手的。


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刘成禺著《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中,专门载有袁项城师事张謇事。其文曰:


李合肥(李鸿章)开府北洋,通州老名宿朱铭盘曼君、张謇季直、范氏兄弟轼、当世均罗致幕下。


季直惨吴武壮公长庆军事,驻朝鲜,世凯亦以随员从武壮,令世凯师事季直,故世凯称季直为张老夫子,或季直师。


及世凯为大总统,函电均罢除师号,改称季直先生,或张老先生。


筹安议起,任季直为农商总长,又易季直先生为季直兄。


大典成立,特聘季直为嵩山四友,则降师为友,见诸明令矣。


寥寥几句话就写尽了张与袁之间的三十年交往、结怨以及合作事宜,也透露出张作为袁之师父,袁从师、老夫子、老先生、兄到友对张的称呼变换趣事。


谁说这个简单称呼的变化不是一段中国近代史的变化呢?


这俩人都是犟脾气。朝鲜战事结怨,两人绝交了二十五六年时间。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清末民初斗蟀盛行广州城
  • 清末罕见的夫妻合影及婚礼流程
  • 清末曾爆发五次金融危机
  • 清末将烟草卖到中国的美国人:唯一孙辈死于吸毒
  • 莫理循与清末民初的中国
  • 清末民国广州的药商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