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本周将就一项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案进行投票,但常任理事国法国和俄罗斯都曾明确表示可能动用否决权。联合国面临一场严重的危机。
其实,从联合国1945年成立至今,安理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都曾或多或少地使用自己掌握的否决权。
动用否决权也就是通过投反对票、阻止安理会通过某项决议。这其中特别是前苏联和美国,使用反对票次数更多。
否决权由来
事实上,“否决权”一词并未出现在联合国宪章之中。
所谓的否决权指的是,联合国非程序性事项的决议需要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9个理事国的赞成票、其中包括5个“常任理事国的一致赞成”方可通过。这样每个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内就享有一票否决权。
否决权制度之后的构思是,大国必须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担负主要责任。
大大失信
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的做法曾经招致广泛批评。特别是前苏联和美国长期以来多次动用否决权,更令这一体制大大地失去了公众信誉。
冷战期间,前苏联投反对票成了惯例。近年来则是美国多次动用否决权,保护以色列政府免受国际社会的批评、阻止限制美国军事行动的草案等。
批评人士还说,即使那些最终通过的决议很多也都未能得到贯彻实施。
批评人士对否决权体制最大的不满是,现在安理会中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这早已不能代表当今的世界局势,特别是英国和法国,已经排不进五个军事、经济大国的行列。
改革不易
如果联合国废弃否决权体制的话,安理会成员国的多数意见就将起到决定性作用。那么,安理会就有可能通过更多的决议,判定哪些动荡可能对世界安全构成威胁,更多该受批评和制裁的国家也就会受到应得的批评或制裁。
实现上述目的前提是,改革后的安理会必须有足够的权力和资金贯彻实施自己通过的决议。
但根据目前的做法,安理会全部预算中将近五成来自常任理事国缴纳的会费。
此外,五个常任理事国谁也没有表示将自愿交出手中的否决权,而修改联合国宪章又需要首先得到这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同意。
否决记录
前苏联/俄国:120次(其中前苏联解体后仅有两次)
美国:76次,共曾阻止批评以色列的35项决议草案
英国:32次,其中23次与美国联手,其他“单兵作战”否决决议草案都与津巴布韦有关
法国:18次,其中13次是与美国、英国联手
中国:5次
中国:否决次数最少
1946年到1971年间,台湾当局在安理会曾经仅有一次投反对票,否决蒙古加入联合国的申请。
1972年一年间,中国曾两次使用否决权,其中一次是阻止孟加拉加入联合国的申请;另一次是与俄罗斯一道否决一项关于中东局势的决议草案。
中国所投的其他反对票还包括,1999年否决安理会延长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守在马其顿的期限的决议案;1997年否决向危地马拉派遣军事观察员决议草案。
法国:两次单独出击
法国共18次使用否决权,其中13次都是与美国和英国联手行动。
1956年法国还曾和英国一道两度就苏伊士运河危机决议草案投反对票。
法国仅曾两次单兵出击动用否决权,其中一次是1976年关于法国和科摩罗争议的决议草案;另一次是1947年关于印度尼西亚的一项决议草案。
1946年法国和当时的苏联还一道否决了一项关于西班牙内战的决议。
前苏联/俄罗斯:曾是摇头先生
冷战时期,前苏联多次动用否决权,以至于1957年到1985年间担任苏联外长的格罗米柯得了个“摇头先生(Mr.No)”的美称。
在联合国成立后的前10年间,前苏联共有79次投反对票。在同一期间内其他国家投反对票的次数,中国:1、法国:2,其他国家:0。
但此后,前苏联投反对票的次数逐渐减少,特别是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仅两次动用否决权,其中一次是否决批评波斯尼亚塞族军队阻挠联合国难民署在波斯尼亚工作的决议草案;另一次是否决关于联合国在塞浦路斯行动资金问题的决议草案。
美国:不怕孤军作战
此前安理会收到的前九张否决票中七张来自美国,这其中的六条都是在不同方面批评以色列政府的草案。
美国最近一次行使否决权是在2002年12月,当时安理会讨论的是批评以色列军队杀害几名联合国工作人员、摧毁在西岸的援助粮仓。
美国共曾阻止35项关于以色列的决议草案。
美国首次投反对票是在1970年,当时美国和英国一道阻止了一项有关津巴布韦的决议。
美国还曾否决10项批评南非的决议草案、8项关于纳米比亚的决议草案、7项关于尼加拉瓜的决议草案和5项关于越南的决议草案。
美国总共行使否决权76次,其中53次美国都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一一个投反对票的国家。
英国:大多联手行动
在英国所投的32张反对票中,23项决议草案同时也遭到美国反对、14项同时遭到法国反对。
英国最近使用否决权是在1989年。当时美国、法国和英国一道否决了一项谴责美国对巴拿马军事干预的决议草案。
英国仅有七次孤军作战投反对票,这七项决议草案都是有关南罗得西亚(也就是现在的津巴布韦)局势的。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