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日本,对于中国文物的调查却另有一番景象。60年来,日本学术界不间断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散失于中国以外的中国文物进行调查,拍摄文物图片,为中国文物编制带照片的“户口簿”。
《胡服美人图》(局部)(来源:资料图)
本文摘自:《齐鲁晚报》2010年8月9日C21版,原题:《日本为中国文物编“户口簿”》
去岁,圆明园管理部门赴美国进行的海外流失文物调查风波不断。在日本,对于中国文物的调查却另有一番景象。60年来,日本学术界不间断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散失于中国以外的中国文物进行调查,拍摄文物图片,为中国文物编制带照片的“户口簿”。
两次调查成就巨制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又与日本文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日本政府一直对中国文物的调查和研究相当关注,这一切研究的基础便是资料的搜集。
对于中国以外的美术品的调查工作,由日本东京大学东亚美术研究室负责,这个机构的前身是成立于1929年的东方文化学院美术·考古部。1948年,东方文化学院并入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成立了东亚美术室,由米泽嘉圃担任美术史和考古部门的教授,米泽及其弟子成为中国文物调查的第一代学者。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上世纪70年代,东亚美术室出版了两部有关“宋元佛画”的研究报告书。
从1975年到1979年,米泽嘉圃的学生、第二代调查学者铃木敬率领团队到美国、加拿大、东南亚和欧洲进行了第一次世界范围的调查工作,其间拍摄了5.1万张图版照片。1982年,连同日本国内的资料,调查组编辑出版了《中国绘画综合图录》正编5卷。在此基础上,户田祯佑团队在1990年-1992年到中国香港和台湾、韩国、欧洲、美国、加拿大进行了第二次补充调查和拍摄工作,共拍摄了5.3万张照片,2004年编辑出版《中国绘画综合图录》续编4卷。
两次世界范围的调查,加上日本国内的资料,调查组共收集了20万张图版,详细地记录了分散在中国以外的中国绘画的名称、内容、材质、尺寸、所藏地和收藏单位的基本资料。9本图文并茂的目录巨制,等于为流散在中国以外的中国绘画编制了一本带照片的“户口簿”。
从1999年到2004年,经过5年的努力,日本完成了20万张图版照片的数字化检索编录工作。现在,全世界爱好中国绘画的人士,都能在东京大学的网站上查阅正续二编目录上所载中国绘画的基本资料,包括作品的所在地和收藏单位等信息。
第三次文物调查进行时
两次调查的成功,为日本学术界积累了丰厚的人脉资源。2007年,日本又开始对散失于中国之外的中国文物进行第三次调查。调查属于一个名为“文化·国家·自我同一性”的学术研究项目,由日本东京大学东亚美术室出面,组织绘画、雕刻、建筑方面的著名学者,对日本国内外的中韩绘画、雕刻、建筑进行调查并编制图录,目前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这项调查并无政治和商业目的,而是从美术角度研究日本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中韩文化的影响。
仅以绘画为例,2007年,项目组在加拿大和美国拍摄了1500张中国古代绘画的照片,2008年在欧洲拍了860张,2009年在美国拍了1256张,到目前为止共计完成了3000多件中国绘画的调查。
第三次调查的成果要等目录出版之后才能知其全貌。据笔者所知,在日本国内新发现的须磨弥吉郎收藏品和日本滋贺县观峰馆博物馆所藏1万余件近现代中国绘画,应是本次调查的亮点。
前日本外交官须磨弥吉郎酷爱中国书画,上世纪20年代,他在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工作期间,收集了大量的近现代中国书画。几年前,其长子代父将1000余件藏品捐赠给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永久收藏。
须磨不仅藏有齐白石、徐悲鸿、高剑父、张大千等代表作家的作品,而且从未来画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同时收藏他们的门生与友人的作品,已成系列。其中有齐白石的巨幅山水《宋法山水轴》,徐悲鸿油画《蒋碧微肖像》,国画《马图》以及陈树人、高剑父兄弟、苏仁山、张大千、刘海粟、吕凤子等名家的代表作;清朝石涛作《着色山水册页》、高其佩及其传人的指画系列等古典精品也有许多。对此种捐献之举,日本政府只发奖状,并无分文奖金。
1970年到1990年间,日本书道大家原田观峰在中国收集了1万余件近现代中国书画,他的观峰馆博物馆就是以这些作品为核心藏品的。略微夸张地说,书上能找到的近现代画家,观峰馆几乎都有其作品。如若研究中国近现代书画流派,观峰馆是一个宝库。
须磨藏品与观峰藏品合二为一,形成了不可忽视的研究中国近现代书画的重要藏品系列。待第三次中国文物调查的目录出版之后,读者可以有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