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尾蛇体内保存精液5年

时间:2011-12-28 00:38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科学家称,这也可能是“孤雌生育”

    近期有报道称,一条雌性东部菱斑响尾蛇在五年未交配的情况下,竟一下子产下19条非常健康的小蛇,其中10条雌性,9条雄性。经过DNA测试,研究者确认这些小蛇都是有爸爸的,也就是说,这条蛇竟将精液在体内保存了5年之久。这恐怕是除了昆虫之外,动物界内已知的体内保存精液时间最长的纪录。

  研究者沃伦·布斯在林奈学会《生物学通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也提到类似现象,并证实蝮蛇可能不需雄性参与,就有能力实现生育,或者说它们有能力将雄性提供的精液在体内保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等到合适时候再进行生育。有科学家称,这也“可能是一种进化结果”———即“孤雌生育”。

  它可能5年前曾经交配过

  沃伦·布斯是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整合分子生态学家,他说,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有颌类脊椎动物门类中,都已经观察到自然发生的所谓“孤雌生育”,只有哺乳动物除外。“我们已经在一些物种的基因组中找到了相关证据证明此说。比如大蟒蛇、彩虹蟒蛇等,还有很多种鲨鱼种类、科莫多巨蜥以及家养的火鸡等。”

  布斯称,他对一条蝮蛇科的响尾蛇进行DNA分析研究时发现,这条蛇在它大约1岁时在野外被捕获,之后多年来一直在北卡罗来纳州水族馆展出,在此期间从未交配。其分子DNA指纹测定数据,也排除了它在出生地有过与雄性蝮蛇交配的可能性,而这条雌性蝮蛇却实实在在地产下了4条幼蛇。由此证明蛇类是可能“孤雌生育”的。

  布斯说:“我们曾猜想,这条蛇有可能是在少年时代,尚未达到性成熟的时候,便在野外进行了交配,并将精液一直保存到了现在。这种蛇体内储存精液的细管具有能自我弯曲封闭的能力,或者它能自由控制自己的一部分子宫。即其子宫内部的一部分区域可以卷曲并收缩,就能像一个塞子一样堵住精子,让它们在子宫内却无法进入其更深的内部,直到雌性达到性成熟并排卵为止。这样便可以解释这些雌性蛇类是如何做到将精液保存长达5年之久的。但通过DNA分析,却排除了它有交配过的可能。”

  乔治亚州立大学的戈登·苏莱特教授与布斯一起完成相关的研究论文。他认为这项研究将对人类社会产生直接的益处,比如在人体保健以及精液长期保存研究方面,可能将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也可能是进化的繁殖机制

  不管这条蛇究竟是靠储存精液来生育,还是属于“孤雌生育”,总之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科学家比较了这两种奇特的生育方式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他们认为,储存精液有助于雌性克服因气候变化,或其他不确定因素带来的生育挑战。而“孤雌生育”则很可能导致对基因多样性的破坏,最终出现全雌性或全雄性的局面,甚至导致物种绝灭。另一方面,这样的方式也削弱了物种通过基因变异进行进化的能力,将最终导致物种在自然界的适应能力下降。英国伦敦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教授威廉·霍特则说:“这样的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它可能显示出,一部分物种似乎已发展出了一种鼓励近亲繁殖的生育机制。这很像是克隆技术,但这样的做法却是违背通过推进基因多样性以便增强种群适应能力的进化机制的。”

  更多类似研究中,科学家们还发现,除了蛇类,鱼类、鸟类、两栖类、昆虫和其他爬行动物,都同样拥有类似长时间体内储存精液的能力。但哺乳动物在这方面能力却差得多,比如人类女性仅能完好保存进入其体内的精液数小时或数天,而且人类女性除非是在实验室环境下,目前是不可能发生所谓“孤雌生育”现象的,因为人类婴儿的一部分基因必须要由男性提供。

  不过最近有一项关于哺乳动物类的蝙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又颠覆了这一看法。研究显示,这种蝙蝠的雌性也可以保存精液长达数月。

  关于“孤雌生育”的研究还在进行中。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人口与演化基因学教授帕罗·普罗多说,下一步应当做“大量的基因分析工作”,以便区分究竟哪些是“孤雌生殖”,哪些是长期保存精液的类型。

据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