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局限"郭敬明懂 内心的自省和接纳

时间:2011-12-28 18:40来源:来源:《新京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文化观察】

  “韩寒作为作家,他是有局限的”——郭敬明对韩寒的批评,比韩寒对郭敬明的调侃,更有建设性。

  韩寒和郭敬明在现实中只碰过一次面,然而在媒体上两人却越走越近。韩寒出书接受采访,记者必然要问到郭敬明的话题,郭敬明出书,自然也少不了要谈谈韩寒。前两天,郭敬明新书出版,在谈到韩寒时,说了下面一番话,“韩寒小说写得好不好我就不说了,但他笔下没有可以让人记得住名字的人物”,“作为作家,他是有局限的。”

  笔下没有可以让人记得住名字的人物,可以理解成,韩寒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失败的,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印象,谁都看得出,这是一种委婉的批评。和郭敬明以往对韩寒泛泛的评论相比,这次郭敬明表现出其犀利的一面,他认为自己和韩寒都是“非典型作家”,“符号、形象都优先于作家的身份”,其实是挺准确的观察和判断。

  每位作家都有局限性,这是躲避不了的宿命。对于韩寒的局限,许知远在一篇名为《庸众的胜利》的文章里,有过尖锐的评价,“一个聪明的青年人、说出了一些真话,他就让这个时代的神经震颤不已”,但许知远的文章,批评的矛头对准的并非韩寒,而是他背后站立的面孔模糊的人群,或者说,许批评的不是韩寒的局限,而是时代与社会的局限。

  韩寒与郭敬明时常被捆绑在一起,印刷在版面上向读者兜售,皆因他们两个都是“美妙的消费品”,公众消费韩寒通过博客传递出的以浅显见深刻的思想,也消费郭敬明通过小说塑造的虚假奢华,这和一个人或嗜辣或喜欢甜品没有什么不同。在流行混搭和重口味的时代,韩寒与郭敬明这对“辣甜组合”,在话题制造上提供了诸多可能性,这两位也乐得顺水推舟,时常说出很容易就能成为标题的“语录”。

  韩寒和郭敬明分别走到今天的位置,这里面有个人努力的成分,但更多是外在因素的推动,他们的走红是机缘使然,而如今成为跨界的话题人物,则显得很“无辜”——众多无形之手,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向上推动着他们。他们是这个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韩寒是焦躁、不安群体情绪的一个出口,郭敬明则是物质与现实主义者的标签,他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虽然各有逃离与挣扎,但始终不能摆脱同为一体的命运。

  在符号作用的遮蔽下,偶像人物的局限非但不再是一种“局限”,而会被当成一种“优点”被无限放大,因此韩寒才会有“当代鲁迅”的称谓,郭敬明也有“抄也抄得好”的美誉。在某种观点或利益倾向的推动下,符号人物的优点会得到狂欢式的宣扬,而缺点却会被沉默以对,当符号人物的工具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其易碎性的危险也在加大,因此,外界只会让符号人物浮萍般漂于水面之上,而想要突破局限,更多来自于当事人内心的自省和对批评的接纳。

  从这点看,郭敬明对韩寒的批评,比韩寒对郭敬明的调侃,更有建设性。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铁凝:文学是连接世界的纽带 翻译家作用不可替代
  • 人民日报评论员: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 【走进新时代文化新传承】2017年中国动画的理性回归
  • “抢1元钱判4年”带来的反思
  • 张晓峰:怀揣“武侠梦”的“非遗”传承人
  • 国家需要健康的生力军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