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王实味:为何“大部分人都讨厌他”?

时间:2011-12-28 18:26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核心提示:何锡麟后来对人说:“此人性格十分不可爱,大部分人都讨厌他。我们那时候吃中灶(连王若飞也吃中灶,只有中委吃小灶),还有小鬼打饭,质量不错。王实味不拘小节,他不顾自己有肺结核,吃菜尽挑里边的瘦肉。”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本文摘自《人民政协报》2011年11月17日第7版 作者:陈明远 原题为:王实味的经济账

文化人一向出于清高“耻言钱”,或出于隐私“讳言钱”,然而他们内心里,大都懂得钱的重要性。陈明远先生深入研究了鲁迅胡适、蔡元培、王国维、周作人等一批文化名人的生存状况,也让我们了解到他们生活中怎么理财,并结集为《鲁迅时代何以为生》。这是一本谈文化人与钱的著作,读来颇为有趣。

1906年,王实味出生于河南潢川古城樊城铺一个耕读人家。父亲王言炳,靠教书种田为生,清光绪年间中举,周围百姓称为王举人或王孝廉公。随着生齿日繁,家境渐入困顿,当时街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听见呼噜噜噜噜,王举人家喝稀粥。”王实味有兄弟姐妹共8人。

王实味5岁丧母,在继母和姐姐照料下,自幼发奋读书,先随父亲习诵四书五经,打下较为深厚的国学根底。

1923年秋,王实味中学毕业后,考取设在开封的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伯叔们又闹分家,他仅读了一年英文,就不得不辍学。

此时设在开封南关的河南省邮政局招考邮务生,考试科目是中文、英文作文和英语口语。待遇是月薪30银圆,王实味考取了。

难以维持在北大的学业

1925年夏,王实味辞去河南邮务生之职,带着一年工作的积蓄(不到200银圆)当做学费和生活费,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预科。

1926年7月,王实味在北京创作了3万余言的小说《毁灭的精神》。当时《现代评论》发表作者的稿件,除赠送刊物外,一律不付稿酬,可是王实味向《现代评论》投寄稿件的附信中要求稿费30银圆,否则就请退还,《现代评论》编委会议决,破例支付王实味30银圆稿费,此事一时在京城文学圈内传为美谈。

然而经济上的重负又逼迫而来,工作一年的积蓄已用光,微薄的稿酬杯水车薪,家庭不能给予支持。读完大学二年级,王实味再一次品尝被迫辍学的痛楚。

20世纪20年代,北大学生所有的开支包括学杂费和买书看戏吃喝玩乐在内,一年准备180银圆就很不错了;节约一点有120银圆也足够了。这就是说,北大学生每月全部费用为10—15银圆(合1995年人民币400—600元,合2009年人民币800—1200元)。北大学生的衣食住行由清末民初的奢侈浪费转向五四时期的俭朴平易,甚至清贫苦读,简言之,由纨绔子弟型转向平民型。

即便如此,王实味的经济状况还是难以维持他在北京大学第三年的学业。

上海亭子间里的自由撰稿人

1927年,王实味离开了北京,到上海依靠译著换取稿酬而维持生计。他住在靠近华界的、法租界菜市路的一条小弄堂的亭子间里。弄堂很脏,房子很旧,他那个亭子间尤其破败湫隘。四壁空空,一灯如豆,充分显出房主人的凄凉光景。他们的家具除了破床之外只有一个破旧衣箱。

原先北大党支部里的女同志刘莹成了他的爱人。她的第一个孩子因生下来无法抚养,死掉了。

1932年夏天,王实味领了稿酬连同在庄河县带回的存款兑换了400银圆,用铁皮箱钉好匆匆赶回故里。

 

王实味返回上海时,迁居法国公园附近福履理路建业里东街71号,靠译书维持一家生活。

有一次,他领回30银圆稿费,让刘莹去买米、油、盐等,自己去房东处交积欠的租金。回来一看,屋内一个男子拿着箱子正准备往外走,王实味怒目而视,拦住小偷。窃贼扑通跪在地上,哭诉自己实在无法,他是个鞋匠,儿子重病在床,无钱求医,才出此下策。王实味就拉起窃贼去他家核实。果然,窃贼破烂不堪的家中孩子正发着高烧躺在床上,妻子在哭泣,很是凄惨。王实味掏出交房租后剩余的10银圆交给窃贼,要他赶紧送孩子去医院。后来,鞋匠带着已病愈的孩子提着礼品来道谢,王实味坚决不收他的礼物。对鞋匠说:“你们的生活比我们苦,留给孩子补补身体吧。”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千里江山图》中的历史密码:隐藏宋徽宗人才观
  • “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
  • 蒋介石对张治中的背叛一生耿耿于怀
  • 传说中的起死回生:《三国志》《晋书》皆有记载
  • 揭秘古代笔记中的那些离奇“痕迹”
  • 正史中的隋唐六英雄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