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方政权欲独立 阿沛阿旺晋美促成和谈

时间:2011-12-27 18:42来源: 凤凰网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核心提示:1951年5月23日,历史的车轮终于驶向了那个伟大的时刻。下午4时许,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仪式。主持签字仪式的朱德和李济深、陈云肃立在巨幅的五星红旗下,他们的左首站立着,中央代表团四位全权代表,坐在长桌前签字的是阿沛·阿旺晋美等五位西藏和谈代表。

凤凰卫视2011年11月30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当时西藏地方政权掌握在以摄政达扎·阿旺松绕为核心的少数分裂主义者手里,在他们的策划指使下,蓄意要搞西藏独立,并且为此连续召开了官员大会,讨论两大问题,一个是怎样阻止解放军进藏,另外一个是要向美国、英国、印度、尼泊尔派出所谓的亲善代表团,向这些国家宣布“西藏独立”乞求这些国家给以支持和军事援助。在西藏地方一片主战的喧嚣声中,阿沛·阿旺晋美站起来,大声疾呼反对战争,主张和谈。昌都战役结束后,阿沛·阿旺晋美主动联络了40多位官员联名给达赖写了一封信,并派自己的亲信昼夜兼程送往拉萨。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文献,它禀报了昌都之战的失败经过,以及投诚后广大官兵受到的良好待遇,信最后说,中央政府希望和平解放西藏,希望噶厦速派和谈代表进京,并且保证在达成协议之前不进军西藏。

解说:1951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派遣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全权代表的代表团前往北京谈判,代表团共5人,分两路进京,阿沛·阿旺晋美、土登列门、桑颇·登增顿珠等,在解放军第18军联络部部长乐于泓与平措旺杰的陪同下,于3月下旬从昌都出发。而在亚东的凯墨·索朗旺堆和土丹达旦,则转道印度、香港等地进京。在阿沛·阿旺晋美出发的那天,昌都军民数千人夹道相送,阿沛的脖子上挂满了洁白的哈达,他的身前身后是满含各种希望的藏族民众。

一架飞机载着阿沛一行,经西安飞往北京,毛泽东一直关注着这架有着重大历史使命的飞机,中午12点50分,飞机降落西安机场加油时,接到当时的中央民委主任李维汉的电话,因北京风大,为安全起见,请西藏代表改乘火车来京。4月28号晚,总理周恩来设宴招待,宴请西藏和谈代表,会上宣布中央政府参加和谈的全权代表名单,首席代表,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维汉,全权代表还有张经武、张国华、孙志远。

纪录片资料:经过一个月的谈判,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中央全权代表李维汉和西藏地方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等,在协议上签字。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发表讲话,表示祝贺。毛主席高兴的接见了西藏地方代表团,并特意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宴会,共祝新中国的民族大团结。

解说:1951年5月23日,历史的车轮终于驶向了那个伟大的时刻。下午4时许,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仪式。主持签字仪式的朱德和李济深、陈云肃立在巨幅的五星红旗下,他们的左首站立着,中央代表团四位全权代表,坐在长桌前签字的是阿沛·阿旺晋美等五位西藏和谈代表,他们使用着书写藏文所特用的竹笔,自清代末期以来,西藏同内地中央政府关系危若垂丝的历史,以《协议》的诞生和而后的落实,而宣告结束。这一协议后来被习惯性地称为《十七条协议》,《协议》的第四和第五条规定,西藏现行的政治制度不变,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固有地位和职权不变。

阴法唐(时任十八军五十二师副政委):这样一来,不仅是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地位,固有地位、职权还维持,喇嘛、寺庙得到保护,宗教信仰得到尊重。

解说:协议签订的同一天,毛泽东向18军军长张国华询问进藏部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并要求尽快进军拉萨,为全部实现协议进行准备,张国华说现在进军拉萨的关键,是修筑公路,并表示只要抓紧施工,一年即可修到拉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51年9月9日,18军先遣支队108人到达拉萨,10月26号,18军进驻拉萨,举行了一个入城仪式。然而,对于当时匆忙进驻拉萨的18军官兵而言,现实的情况实在是很糟糕。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都到哪里去了?
  • 活字印刷是中国的 扬州曾发布地方标准
  • 西藏从乾隆朝开始铸造银币
  • 唐朝时曾有九座少林寺
  • 古代师爷非“公务员”却是地方行政二号人物
  • 清末地方财政靠鸦片种植支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