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离任百姓要送万民伞烂靴子

时间:2011-12-20 16:37来源: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在古代官员出行的时候,如果前面开路的随从手里拿一把红色的丝绸伞,就表明是一位深受爱戴的父母官。一般情况下,人们捐资制作这样的伞,在上面写上称颂的话语,列上所有捐资者的姓名,再把它送给众望所归的父母官。有时候,大家还举行一个隆重的游行,郑重其事地将伞送到官府。1870年5月,天津的地方。

  官就被献上这样一个伞和匾牌,伞上写着“万民伞”,匾额上写着“百姓活佛”。

  我印象中,万民伞是官员离任的时候,当地的子民们给官员送的,按照何天爵的见闻,官员在任的时候,老百姓也能够给官员送万民伞,而且在出行的时候打出来,显摆炫耀。如果在任内没有得到这样的万民伞,那么,在他要离任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送万民伞的仪式的。官员离任时,老百姓依依不舍送别父母官的仪式,早些时候可能不是送伞,而是立碑,德政碑。乡绅们向草民摊派若干的钱粮,请人写一篇花团锦簇的文字,刻在石头上,立在显要的地方。因为变成了一种仪式,所以,到后来可能是不拘什么贪官,要走的时候都要眼看着德政碑立起来,不然赖着不走,无法交接,后任无法上班。这样的情况影响到官场的运行和秩序,所以,到唐朝时期,就不允许立德政碑了。如果实在政绩卓著,官声清明,老百姓哭天喊地要立,那么,就上报给中央文明办,由文明办同意,方可立碑。不然,私自立的碑就要被拆毁,责任人还要挨一百板子。德政碑弄不成,就有万民伞。弄一个伞,上面签上所有子民的姓名,送给他。伞是一种遮风挡雨的工具,它表明一种护佑。子民们在父母官护佑下能够活着,当然应该感恩,万民伞就是这样的感恩的标志。

  除了万民伞,还有“遗爱靴”。

  当一个外国人进入中国城市游历的时候,他很可能会发现牌楼上悬挂着一些奇形怪状、腐烂不堪的靴子,这是人们为了表达对所爱戴的官员的敬意的另一种特殊方式。当一位身负众望的官员任职期满即将离开的时候,老百姓就会选派当地有头有脸的代表,去拜访这位官员,恭维称赞他,然后人们就正式请求他为这座城市留下一双靴子。这样的请求是非常高的荣誉,从来没有人拒绝。然后,这双靴子就被异常隆重地悬挂上牌楼,经历风吹雨打,直至腐烂。

  何天爵的说法也是事实。据说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崔戎的好官,在任华州刺史时,做了许多好事,于是在他离任的时候,老百姓舍不得让他走,拦在路上,拉断了缰绳,脱掉了官靴。脱官靴后来就成为官员离任时的一种仪式,官员离任临走时,绅民拦路,大老爷就伸出臭脚,脱掉官靴。得到靴子的地方绅民再弄一个“靴匣”装起来,油漆好了,钉在城门上供着,让人诚惶诚恐地瞻仰参观。但有些地方的人们嫌麻烦,干脆画一双靴子,算是某官遗爱在此。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古代官服里的等级
  • 古代皇帝请客吃饭都会吃些什么?
  • 中国古代也有“妇女节”吗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镜鉴:察吏是治国之本
  • 古代走丝绸之路要“护照”吗
  • 细数中国古代十大贪官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