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生命都因为一场家庭悲剧而衰落,一个正蓬勃而发,一个正收获希望。采访中,让人不时想起1987年12月,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大武镇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夏斐之死。那年期末考试,夏斐数学得了82分,全班第二,语文79分,名列第五。当妈妈问他考试成绩时,夏斐怕挨打,就说都在90分以上。后来,妈妈知道了实情,就扒光他的衣服,用铁制的三角锉一顿猛打,直到夏斐咽了气。
18年后的今天,历史重演,故事主人公依旧是母子俩,依旧是悲剧。此前,在甘肃、湖北、浙江、江苏,陆续都发生了情节类似的悲剧。
在微儿就读的中学,记者随机调查了4名高一学生。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一提到高考就一脸愁云。他们告诉记者,这个中学在西宁市不是重点中学,但属于普通中学里升学率最高的学校,但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就必须跻身于全年级的前10名。这个学校,每个年级有8个班,每个班有60名左右的学生。“如果考不上好学校,将来就业就太难了。”一名男生这样说。这还只是高一的孩子啊。
在专访微儿时,记者无法按照原来的采访计划进行。大多数时间,都是泪水和沉默,记者的心也在震颤。
面对微儿的泪水,记者仿佛触及了他灵魂深处人类最无法承受的一种情感——悔恨。他本来有着幸福的家庭、美好的前途,然而这一切都被他亲手毁掉了。我们都在做着美好的假设:如果当时他的压力有缓释的途径,如果参加高考不是成才的惟一出路,如果母亲知道孩子已经临近崩溃的边缘,如果……也许,一切都不会发生。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