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网讯 11月30日,由甘肃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中医药文化与大思政教育融合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市召开。甘肃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王伟利、甘肃省委教育工委思政处副处长赵军权出席会议。会议邀请到兰州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重庆中医药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来自省内外18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负责人、思政课教师、研究生代表,学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科技处、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共计100余人参会。
本届学术会议以“中医药文化与大思政教育融合研究”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加强对“两个结合”的研究和把握,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探索以文化人、思政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
王伟利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甘肃省内以伏羲、岐伯、皇甫谧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历史人物,以武威医简、敦煌医学为地方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他指出,中医药文化蕴含着哲学的观点、人文的思想、价值的导向,既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扬,更是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刻回应。希望与会全体思政教育工作者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深入交流研讨,共同收获。
赵军权在致辞中向研讨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他说,本次的学术研讨会不仅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也为推动区域间的学术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学俭教授作题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报告,从宏观上通过国家治理角度看思政工作的角色、功能、目标和发展并指出中医药文化与思政教育在理论、功能、方法等方面都有契合之处。甘肃中医药大学戴恩来教授作题为《中医药文化与立德树人》的报告,通过对“文化”概念的缘起梳理,指出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涵是不断追求精湛的医术与高尚医德的完美统一。长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德斌作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研究》的报告,从方法论意义上为我们分享了长春中医药大学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工程”,各门思政课通过靶向思维,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有效性办法。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作题为《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中提升思政引领力》的报告,以“大思政课”中“大”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阐释了内容上的“大思政课”、形态分类上的“大思政课”等内容,深化了思政引领力的题中之义。
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主旨演讲。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史小宁教授以师范院校的视角为与会者分享了“大思政课”应夯实教学“主渠道”、拓展实践“宽领域”、共建育人“大平台”、打造思政“强师资”、优化思政“大课堂”的建设经验;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大凯则认为,中医药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指引青年学生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贵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维民阐释了毛泽东同志对中医药认知的经验世界、实践历程和思想轴线,并指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迎来了春天;甘肃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雄伟教授从问题意识入手,关注中医药文化融入的程度和深度,对今后增强思政课教学中的中医药文化的阐发提供了科学方法。
在研讨交流环节,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宁、甘肃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文华、张亮蕊顾馨竹等教师代表,分别围绕“中医文化的思政价值研究”“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向度及系统路径”“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和“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等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甘肃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中华在会议总结时表示,与会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为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并将积极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与大思政教育融合”,在高质量推进“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彭玉琴 张跃平)
(责任编辑: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