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深处的生态大使——兰州大学野外科学观测站建设侧记
作者:本报记者刘贝贝吴振荣
祁连山寺大隆生态监测站观测实验布设图
“祁连山8月中旬晚上温度就在零下,早上起来都是霜。”戎战磊是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6级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草科院牵头建设的寺大隆生态监测站位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戎战磊已经去过祁连山两次,每次都是四月份去,九月份回,一呆就将近六个月的时间。“我们人太缺少了,冬季山里确实太冷,河流封冻,饮水都是问题。”过几天,他还会再去祁连山。
生态恶化,呼唤绿色
祁连山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是黑河、石羊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的主要水源涵养地和集水区,它在维护中国西部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河西走廊的“生命线”和“母亲山”。日前,《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审议通过,据悉,试点方案的通过从提出构想到审议通过不足半年时间,足见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之紧迫性。
近几年由于大规模无序采矿探矿活动,祁连山地表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塌陷,生态变得脆弱不堪重负。2015年9月,在媒体对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探访报道中,有专家表示,祁连山蕴含着河西走廊80%的水量,仅全球变暖的因素,就可以导致祁连山大多数的小型冰川在2050年前消融殆尽。而人类活动又在加速冻土退化,届时,河西走廊以及下游地区的500多万人口将失去水源补给。
野外采样
对于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此,甘肃省委研究制定专门保护方案。省委书记林铎表态,从政治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性,以更坚决的立场、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抓好祁连山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
野外台站用于观测当地湿度、风速风向、太阳辐射通量、土壤通量等大气、生态环境指标的气象塔
兰州大学作为一所在陇原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是职责所在,也是全校上下的基本共识。学校领导也高度重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2017年9月10日至12日,学校党委书记袁占亭组队带领草业、生态、环境等领域专家,深入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考察期间,袁占亭来到寺大隆生态监测站慰问师生。80多岁高龄的李吉均院士每年都要像会老朋友一样,登山祁连山勘察地质生态;资源环境学院丁文广教授关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的建议就得到了甘肃省领导批示;我校围绕祁连山建立了敦煌水文-气候-生态科学观测研究站、寒区地貌与水文过程科学观测研究站、寺大隆生态科学观测研究站等16个科学观测研究站,大气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学、草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在此驻扎接力,保护祁连生态。
建台建站,发挥特色
雪山脚下搭帐篷住宿
祁连山寺大隆生态监测站地处祁连山中段的深山之中,交通不便,通信不畅,人烟稀少,但是因为其高原森林草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成为科研选址的绝佳地点。
据寺大隆生态监测站负责人,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赵传燕教授介绍,该台站于2011年正式挂牌,从2010年开始就围绕祁连山生态保护进行连续观测。监测站建立之初,师生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非常简陋,没有固定的砖瓦房,只能搭帐篷住宿;交通不便,连观测仪器都只能依靠人力运输,是学生从山下抬到的山上。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赵传燕团队依托台站,已经产出了不少科研成果:生态服务功能形成过程研究被应用到祁连山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上;草地生产力的空间分布被应用到祁连山草地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补偿上;青海云杉林的潜在分布将被应用到解决林牧矛盾的争端上;依托监测站申报国家级重点项目1项、国家级面上项目2项、地方重大项目1项;依托监测站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SCI20余篇;依托监测站培养硕士博士生40人。
生火做简单的午饭
赵传燕教授说,寺大隆生态监测站以建设成为开放性、国际性的监测站为目标。“监测站校内对接服务单位有生科院、资环院、草科院;校外对接服务单位有北京林科院、北师大、北大、北京地理所、寒旱所、北京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而随着草学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寺大隆生态监测站也将以此为契机,将观测范围拓展到祁连山的东部和西部;研究领域将水文过程拓展到地球化学过程;将生态学、水文学、地理学、气候学、草地保护、森林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将研究尺度从“坡面-小流域-大流域-大流域-整个祁连山区”扩展。
工作中总是会有些“灰头土脸”
黑河上游水热变化观测站位于张掖市大野口排露沟,由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贺缠生牵头建设。黑河发源于祁连山,上游是在青海的祁连县境内向东流淌,流动了一段距离后,它突然折向北流,切穿祁连山,流到了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孕育了张掖这个城市。黑河上游水热变化观测站成立不久,据台站联络人王一博教授介绍,他们希望通过对长期定位观测点的连续观测,获取到黑河上游区土壤水分和能量在时空上的变异数据,并结合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找到黑河上游土壤水热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发现黑河上游水热变化的基本过程,为进一步研究祁连山山区水文过程变化规律和生态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大学努力抓住西部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独辟蹊径,将地域特色转化为研究特色和学科特色,坚持“做西部文章,创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始终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正如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勾晓华所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祁连山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有所贡献,有所建树,为国家分忧,应该有所担当。”
研精覃思,苦乐并存
工作中总是会有些“灰头土脸”
对科学研究人员来说,除了技术问题,科研环境也会成为挑战。野外台站一般都建设在条件艰苦的的高山、沙漠、冰川腹地,远离城市,甚至远离农村。这就要求在野外工作的科学研究人员有极强的吃苦耐劳和乐观奉献精神。
目前,寺大隆生态监测站共有6个教师,10个学生。“我经常过去,要在那里呆很长时间,除非学校有事情。”和赵传燕教授一样,驻台站其他老师和学生在深山老林里一呆就是大半年。
爬上陡峭的岩石进行观测采样
“野外观测常常遇到鹅毛大雪,有一次方向迷失,错误地走到了另一个流域。”赵传燕教授分享她出野外的经历。“我们遇到过滑坡,就发生在我们眼前。”戎战磊到现在还对他之前在进山路上遇到的突发地质灾害心有余悸。
“我遇到过熊、狼、豺,近的一两百米。”青年教师曹泊是资源环境学院寒区地貌与水文过程野外定位观测基地的联络人。该观测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仙米乡讨拉村。从2007年到现在,他已经出过大大小小不少于50次的野外。为了采样,获取科研数据,经常出野外的他还要面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人身安全甚至有时候都得不到保障。
河边洗衣服
有一次,曹泊和几个师弟在祁连山水管河4号冰川考察,遇到一条1.5m-2m宽的冰裂隙,“我们都冲着跳过去了,有个师弟不敢跳,我们就各种示范,跳过来又跳过去”,结果,“师弟一跳,不小心掉了下去,冰水混合物,差点冻死。”曹泊开玩笑说,“师弟回来后一直骂我们。”“太辛苦了。”曹泊感慨做一个科研工作者不容易,压力大,“好多人真的是拿命在拼。”
科研人员祁连山深处合影留念
当然,在野外工作除了经常遇到“惊险刺激”的突发情况,更多的是经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留下很多难忘的回忆。
“有的队员生日是在山里过的,我们就会比较好的做一顿饭,大家借此聚一聚。”“有时候会组织大家一块去林子里采蘑菇。”戎战磊说他们今年春天还帮助当地林场造林,种了一千棵树。“我们也会积极融入牧民们的生活,参加他们纪念俄博(当地人信仰的神)活动,参与他们组织的运动会。”
今年9月份,青海玉树果洛州拉加镇发生冻融泥流,资源环境学院几位年轻老师第一时间赶去了现场,进行无人机3D扫描以及进行气象和冻土资料分析。“当地人不但欢迎我们去工作,还主动担任向导,甚至义务为我们背仪器。”老乡们的帮助和支持,让青年教师高坛光深受感动,“第一次感受到了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的魅力。”
科研人员祁连山深处合影留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是诗人艾青于1938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人以一只鸟儿的口吻,深情地抒发了他对故国家园的热爱。而兰州大学扎根西部,服务西部,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兰大人该如何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如何扎根西部这片厚实的土地,描绘“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河山梦。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