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兰州房地产市场在满足群众宜居需求、改善城市面貌的同时,因多方面因素形成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一些房屋未办理不动产权证,购房群众办证的诉求和呼声较为强烈。对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市高度重视,各级各方面把化解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大民生实事,综合精准施策、多方联动发力,持续化解存量、坚决杜绝增量,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自2019年历史遗留工作开展以来,共审批完成住宅17.9万套,达到不动产登记条件;其中14.9万套已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群众申请转移登记无障碍,辖区政府正全力组织项目建设单位和群众分批次办理转移登记。
分批次实行“证缴分离”“证改分离”办理
兰州市创新审批方式,着力提升工作实效,部署和督促各审批单位进一步提高审批效能,倒排时间、攻坚克难,持续加快审批进度,分批次实行“证缴分离”“证改分离”办理。10月上旬审议通过第一批“证缴分离”办理项目21个、8317套住宅。疫情期间,积极创新方法开展工作,采取书面会审方式,对第二批、第三批采取“证缴分离”“证改分离”办理的项目进行会审,共37个项目、20502套住宅。11月上旬,在兼顾疫情防控的同时,连续召开3次市领导小组会,审议通过第四批、第五批采取“证缴分离”“证改分离”方式办理的86个项目、共57674套住宅,11月下旬,召开市领导小组会审议通过第六批采取“证缴分离”“证改分离”方式办理的34个项目,共22923套住宅,并专题对市建投公司29个项目历史遗留房屋登记事宜进行研究。自今年8月以来,我市召开8次市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6批次采取“证缴分离”“证改分离”方式办理的178个项目、10.9万套住宅。
聚焦难点问题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结合省会城市驻兰、省直、地方单位涉及的问题量大面广、成因复杂的实际情况,10月上旬,市领导小组专题协调推进省委大教梁经济适用房、省政府办公厅经济适用房、元森玉兰园等重点小区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加强省市联动,注重分类施策,加快推动化解工作。结合市级单位中市建投公司涉及的历史遗留房屋数量较多的实际,专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分类处置,特事特办,助力企业化解债务,盘活资产,尽早解困。
民生优先特事特办
我市坚持民生优先,“证缴分离”“证改分离”办理,市、县区领导小组强化担当,敢于作为,对购房人无过错的,实行购房人办证与追缴项目建设单位税费相分离,与项目整改相分离,先行为购房人办理不动产登记,由相关审批单位联合辖区政府进行追缴和整改。容缺受理,特事特办。对已经完成审批尚未完成代征代拆或公建配套的项目,领导小组会议先行审议,按照“证改分离”方式办理,由辖区政府限期研究进行处理。对已按照“证缴分离”“证改分离”方式办理的项目,短期内为购房人开具购房发票确有困难的,税务部门实行容缺受理、特事特办,由申报单位作出承诺后,先行为购房人核缴契税。开辟绿色通道,即来即办。针对历史遗留项目不动产登记工作,税务部门和不动产登记机构建立工作专班,设置专窗受理,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并联推进,受理一批即办一批。疫情期间,市相关审批部门在做好志愿服务的同时,弘扬抗疫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加班加点,连续奋战,每批项目审议通过后仅用5天时间便完成首次登记,助推化解工作高效推进。
坚决防止出现新的“登记难”问题
下一步,我市将紧盯年底前化解率达到60%的目标任务,在督促各审批单位持续加快审批的同时,督促辖区政府抓紧组织项目建设单位和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切实发挥好街道社区“桥头堡”的作用,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引导群众加快办理转移登记进度。同时,由相关部门会同辖区政府催缴追缴相关费用、督促落实整改方案。此外,进一步加大追缴整改力度,督促各审批单位在完成审批后,立即通知申报单位缴纳费用和罚款,如催缴后申报单位仍不缴纳的,采取行政处罚、法律诉讼等方式予以追缴。对需要整改的项目,由责任单位督促整改到位。同时,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拒不配合项目办理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对失信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从业人员,依法纳入失信名单实行联合惩戒;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进一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化解存量与遏制增量并重,完善监督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全程监督规划执行和工程施工进展,防止发生不按规划许可建设的情况,防止发生手续不全出售房屋的情况,坚决防止出现新的“登记难”问题,坚决扛起打赢化解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攻坚战的政治责任,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