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道路的主要进京入口
车来车往
有一群人
日夜穿梭其间
北京初夏的正午
阳光的性子已经烈了起来
照在身穿荧光色制服背心的
生态环境执法队员身上
汗水不一会儿就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监察科副科长
苏学田就是其中之一
可能你与他打过交道
可能你与他擦肩而过
今天就请你停下脚步
用3分钟
来看看他的故事

围绕北京市市界的38个执法点位
苏学田每个月至少去一次
相当于每个月转一遍北京城
经年累月
他成了一个“活导航”

每辆车的检测要踩三次油门
每站一班岗就难免上百次吸入尾气
为了方便沟通和岗位形象
苏学田平时却很少戴口罩
他成了一个“吸尘器”
无论清晨还是夜间
“哪里需要哪里搬”
可每当眼看冒着黑烟的“墨斗鱼”
路过却无法拦截
遇到强行闯卡险象环生
他们也有些许不甘

2017年妻子分娩当晚
苏学田在检查站执法到凌晨
在医院陪了两个多小时
天还没亮
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他成了一个“缺席的丈夫”

女儿放在市郊的老人家里
想女儿时
苏学田只能和她视频
每当北京重污染天气预警
儿子总在电视的环境新闻上
看到爸爸的身影
他成了一个“视频上的爸爸”
这一切,都是为了首都的
天空蓝
“妻子十分理解和支持我,父母也希望我能好好工作。
他们和普通北京人一样,最大的希望就是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