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改变了什么?
个人的未来有了更多选择、更多可能
也有很多企业随着时代前进、成长、壮大
这些故事的汇集,记录着中国的变化
也写就了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

人民日报新媒体系列演讲《起点》
今天的讲述者
就要与我们分享那段
从筚路蓝缕的起点
一路走向世界的创业时光
《起点》演讲由中国银行Visa美好生活信用卡特约播出
故事的起点是1984年
中关村中科院计算所
一间15平方米的传达室
诞生了一家小企业
为了活下来,它给IBM、惠普、SUN
等洋品牌做分销、代理
甚至还倒腾过旱冰鞋、电子表

可这些创业者的血液里
有着自己的志向:
要发展自有技术和品牌
他们的第一个产品是联想式汉卡
不仅使在键盘和显示屏上
输入和显示汉字成为可能
也为这个年轻的公司
赢得了市场和声誉

1990年开始
他们又有了新的尝试
做自有品牌的计算机
但起步并不顺利
1993年的时候只卖出两万台

从1994年起
他们进行了第一次变革
自建销售网络,加快推陈出新
利用对“摩尔定律”的洞察
以“小步快跑”的运营模式对战跨国巨头
到1997年成为中国个人计算机市场第一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他们也意识到
不能只在河里游泳
必须要去大海里冲浪了
2004年底并购并成功整合
IBM的个人计算机业务
正式开启国际化征途

最开始的那几年
对他们来说是沮丧的
因为语言障碍
第一次开全球销售运营会议
中国高管甚至连话都插不上
大家没有叫苦
努力学习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学习国际化的运营

如今让他们骄傲的是
他们不仅能驾驭这家
年销售额超500亿美元的跨国企业
也让自己成为国家形象的代言人
在丹麦
每个出租车司机都知道
这家来自中国的全球最大的PC公司

创业34年
他们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企业的能量
而这之后,他们更希望
抓住科技发展趋势
成为人工智能“雁阵群”中的“头雁”

从小作坊到全球化企业
他们发展的每一步
都有着改革开放深深的烙印

这是杨元庆和联想的故事
这是中国企业与改革开放的故事
新的故事
等着我们一起续写!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