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山水壮乡,美在边城:生态旅游成致富新基因
崇左10月26日消息(记者王笑蕾)10月25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暨“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走进了广西崇左市的两个生态旅游县,探寻脱贫攻坚经验。
近年来,崇左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中越边境的地缘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给予边境地区的优惠政策,打造边关风情旅游带,成功打响了脱贫攻坚第一炮。
依托“溶洞经济”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
广西龙州县下冻镇扶伦村板端屯的提督山脚下,一座规模巨大的喀斯特天然溶洞鹤然而立,因山石形态似骏马飞驰得名跑马洞。其洞内宽阔,洞中有洞,有奇形各异的钟乳石,长年有地下水从洞内深处向外流出。


跑马洞内,钟乳石天然形成、形态各异(10月25日摄)。(央广网记者王笑蕾摄)
2016年前,村民并未意识到这里的价值,主要经济来源只有甘蔗,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后来在派驻扶伦村第一书记的引导帮助下,村民采用“旅游+公司+农户”模式进行开发,70户村民全部自发入股,其中包括18户贫困户。目前,景区已经正式运营。据工作人员介绍,春节期间游客量达5万多人次,收入超过50万元,带动板端屯18户贫困户脱贫。但囿于缺乏专业公司设计与指导,目前只开发了三分之二。

板端屯贫困户脱贫后生活越来越好(10月25日摄)。(央广网记者王笑蕾摄)
龙州县委书记秦昆表示,该县狠抓旅游等扶贫产业,已建成31家乡村旅游区200多个旅游点,惠及贫困户人口近7000人。到2020年要努力解决脱贫路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打造边关风情旅游带百姓钱袋子“鼓了起来”
大新县的龙头景区主要有明仕田园和德天跨国大瀑布,近年来以旅游为载体,以脱贫为目的,通过旅游经营、劳务等形式带动了广大村民脱贫增收。

明仕田园,山水环绕(10月25日摄)。(央广网记者王笑蕾摄)

来自上海等地游客乘坐竹排欣赏风景(10月25日摄)。(央广网记者王笑蕾摄)

明仕田园内,壮族的阿哥阿妹在表演节目(10月25日摄)。(央广网记者王笑蕾摄)
作为国家一级景点,明仕田园景区山清水秀,山环水绕。景区内,到处可见穿着黑衣壮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经过交谈得知,他们大多是当地的村民,得益于乡村旅游扶贫政策,从之前的甘蔗农户摇身一变成为景区讲解员、山歌演员。56岁的山歌演员许阿姨说:“来这里工作很开心很满足,因为可以把唱山歌的爱好变成工作,还能接受专业的培训,收入也比之前翻了几番。”

德天跨国大瀑布云雾缭绕,气势磅礴(10月25日摄)。(央广网记者王笑蕾摄)
德天跨国大瀑布位于中国广西大新县硕龙镇和越南高平重庆县玉溪镇交界的边境线上,于2007年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现正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新县旅游局副局长指出,目前,总投资7亿元的大德天景区升级改造项目正稳步推进,中越德天-板约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责任编辑:张云文)